「电子视网膜」丢了售后,他们成为黑暗中的「仿生人」

「电子视网膜」丢了售后,他们成为黑暗中的「仿生人」
文章图片
帮助弱势群体的产品不能只讲「科技」 , 更需要稳定长久的支持和服务 。
作者|雪小顽编辑|靖宇
「我真的很想告诉人们 , 这体验太棒了 , 产品很成功 。 但我做不到 。 」
72岁的琳达·柯克(LindaKirk)患有视网膜退化类疾病 , 十几岁时就失明了 。 五年前 , 她植入了人工视网膜 , 配合相应的设备 , 可以获得「人工视觉」——仿生眼无法达到正常视力 , 只能感知物体的形状、运动和明暗对比 。 但这个效果对很多视障人士而言 , 已经足够令人兴奋 。
这套复杂的仿生眼系统被称为Argus 。 手术结束后 , 柯克成了媒体正面报道这项技术的代言人 , 仿生眼背后的公司SecondSight摇身一变成了明星公司 , 被当作拯救视障患者的救世主 。
但事实上 , 柯克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发现了Argus的问题 。 比起视力效果 , 仿生眼更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 。 几年之后 , 她就停用了 。
问题还不止于此 。 除了眩晕等副作用之外 , 短暂的断电、系统升级时的bug , 或是一次线路接触不良 , 都可能将人们重获光明的希望瞬间横刀夺去 。
更可怕的是 , SecondSight因公司财务亏损、高管团队离职 , 从2019年开始逐步淘汰Argus系统 。 公司在2020年濒临破产后 , 宣布与另一家生物医药公司NPM(NanoPrecisionMedical)合并 , 彻底放弃Argus , 专注于开发NPM的新设备 。
SecondSight宣告经营失败 , 仿生眼和那些植入视网膜的人 , 眼前是比任何时候都更模糊的未来 。
科技是科技 , 生意归生意 。 SecondSight的故事给人们提了个醒:当一项技术走出实验室 , 进入现实的商业世界 , 高度依赖技术的人依旧是脆弱的 。 技术会带来希望 , 但也可能将人引入新的困境 。
01出自手术室的灵感
SecondSight的创立 , 源自创始人在观摩手术时的灵光一现 。
1991年 , 从电气工程师转为医学生的罗伯特·格林伯格(RobertGreenberg)站在手术台旁边 , 亲眼看着一位视网膜外科医生将一根细小的导线插入处于局部麻醉状态的视障患者的眼睛 。
当导线接触到患者的视网膜并发出轻微的电流震动时 , 患者说自己原本漆黑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明亮的斑点 。 医生插入第二根导线后 , 患者可以看到两个斑点 。
这给格林伯格带来了启发 。 他想到 , 如果能人为制造两个斑点 , 那就只是一个数量问题 。 当斑点的数量足够多 , 就可以在患者的视野中组成图像 。
格林伯格由此决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想要做什么:研发一款技术设备 , 帮助色素性视网膜炎患者恢复视力 。
「电子视网膜」丢了售后,他们成为黑暗中的「仿生人」
文章图片
罗伯特·格林伯格 , SecondSight联合创始人之一 。 图源|IEEESpectrum
拥有生物医学和电子工程学双学科背景 , 格林伯格起初觉得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电气工程项目 , 设计一个分支电极的刺激器就可以实现 。
但事实远比他想象中困难得多 。 他在一家开发生物医疗设备的非营利组织工作时 , 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发这项技术 。 1998年 , 格林伯格撰写了商业计划书并拿到投资 , 与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成立了SecondSight , 总部位于洛杉矶 。
当时 , 创始团队还有很多技术难点没有攻破 。 比如 , 电极设备如何与薄而精密的视网膜植入物相匹配 。 再比如 , 人体内的水含有盐分 , 如何让植入物中的电子设备在盐水里不被损坏 , 还能正常工作 。
2002年 , SecondSight开始对第一代产品ArgusI进行临床试验 。 试验获得了成功 , 也有市场需求 , 但公司当时没有将设备商业化的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