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青花碗,明代青花瓷碗中为什么有一圈未上釉?

青花瓷历史?
1、青花瓷是景德镇陶瓷装饰中珍贵的传统艺术,踏以简练的笔法和单纯色彩表达丰富的艺术语言 。
2、1929年英国霍布逊首次向世界公布,达维特基金会收藏元至十一年青花云龙象耳大瓶一件 。霍布逊的发现直到五十年代初,美国波普博士以此至正型为标准 。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伊朗阿别尔清真寺的藏品中甄别出74件后,世界古陶瓷界卷入中国元瓷的研究中

明代青花碗,明代青花瓷碗中为什么有一圈未上釉?

文章插图
明代青花瓷碗中为什么有一圈未上釉?


不管是盘子,杯子,花盆,可以发现底部和桌子接触的那一圈是不上釉的 。


究其缘由,是因瓷器是放在窑板上烧的,釉在烧的过程中是完全熔融的,如果底有釉,冷却后就粘在窑板上了 。所以瓷器肯定有一个地方没有釉,就是和窑板接触的地方,防止粘连 。


古代瓷工为了节约成本,在烧制过程中左思右想,创造了各种烧制方法


支烧,又名支钉烧,多用于叠烧,因汝窑而著名 。估计是宋代皇帝追求极致,忍受不了底足无釉的瓷器,汝窑瓷工才想出这种极致的烧法 。汝窑支烧有两种,一种是用粘土在瓷器底粘几个支钉,二是把瓷器放在有支钉的泥饼上,然后单烧,烧好后再把支钉敲掉 。在所有瓷器里,汝窑的支烧是无釉面积最少的 。


【明代青花碗,明代青花瓷碗中为什么有一圈未上釉?】这个汝窑盘底,字是清代刻上去的 。除了几个支钉痕以外,通体有釉 。古书记汝窑是“芝麻钉”


覆烧是把碗倒扣着烧的方法,最著名是的宋代的定窑 。把碗扣在一个和碗口一样大的粘土圈上,叫支圈 。支圈上再撂一个支圈,再扣一个碗,如是反复,可以撂十几层,再装匣钵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