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気森林|2.8亿把公司卖腾讯后,他给元气森林卖水( 二 )



当时国内还没有低代码这个概念和品类 , 很难说明白产品到底做的是啥 。 从销售业绩来看 , 就十来个付费企业客户 , 企业觉得用着挺好 , 但前景不确定 , 所谓的“挺好”是不是咱们在自嗨?

于是我们做了个客户调研 , 发现当时十来个客户里 , 有六七个的关键决策者是80后 , 上网很早 。

【元気森林|2.8亿把公司卖腾讯后,他给元气森林卖水】拥有较高数字化意识的年轻人成为管理者 , 天然会对数字化系统有认知和诉求 , 运用数字化的能力和老一辈相比能形成代差优势 , 给他们好的工具赋能 , 再结合对业务的理解 , 就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



当时公司上下处在信心最薄弱的时候 , 我把调研结果和访谈记录在内部分享了一遍 , 跟大家说 , 再等三四年 , 等这批天然有数字化意识的80后、90后成为中流砥柱 , 伙伴云的机会就来了 。

投别人不如投自己 , 我先拿1000万美元出来 , 解决公司日常经营的问题 , 如果不够我再投1000万美元 。 要是还没做出来 , 说明我是傻子一个 , 公司也“该死” , 如果做出来了 , 公司各位都是奠基者 。





低代码


低代码会涉及若干个引擎 , 包括输入引擎、协作引擎、流转引擎、分析引擎和输出引擎 。

公司早期的产品 , 比如伙伴云表格 , 产品不赚钱 。 为什么?因为使用的是个人 , 公司并不买单 。



要想提升产品价值 , 必须把企业级能力补上 , 从协作平台升级为产业的开发平台 , 扩充其他引擎能力 , 构建企业客户需要的一个完整的数字化应用 。

低代码真正做起来 , 相当费劲 , 摸索过程起码花了3年 。 难点在于 , 引擎不是一个具象化的东西 , 特别考验基于实际需求的抽象能力 。

考虑5个引擎之间不同的参数搭配 , 抽象、验证、改进、接新需求、再抽象 , 这个过程里产品架构推翻了好几次 , 特别累 。 2019年底 , 做到8000多个不同行业客户的不同需求 , 用低代码搭建的方式就能实现 。

产品打磨好了 , 客户增长特别快 。 2019年 , 公司只有不到100个客户 , 从2020年开始 , 成千上万个地增加 , 当办公只能远程和异地 , 企业必须利用数字化工具实现业务的协作化、自动化 。

通过伙伴云的零代码 , 5分钟创建一个应用 , 3小时交付一个业务场景 , 5天落地一个全业务仪表盘 , 在行业里这是很快的水平 。



比如我们的客户比亚迪 , 5分钟就能搭建一个电动车4S店的选址建店应用 , 解决多人异地高频协同的问题 , 寻址的效率相比之前提升几十倍 。

低代码和零代码特别适用于快速变化的业务场景 。

元气森林2019年开始合作 , 典型的零代码应用场景是推新 。 一款新产品开发出来 , 员工试喝产生第一批数据 , 投放到线下渠道试喝试销 , 看哪个卖得快 , 采样产生第二批数据 , 再做量产的判断 。

对消费者提建议比较多的产品 , 元气森林会做多批次的测验 , 而后收集反馈数据 , 再做进一步决策 。



低代码不是万能的 , 为什么很多公司即使自己有IT部门 , 有核心系统 , 还是选择用低代码?很重要的一点是 , 需求的响应速度 。

企业服务有大量定制化、个性化需求 。 大公司如万米巨人 , 小企业如路边小草 , 彼此体量不同 , 发展阶段不同 , 业务流程也不一样 , 数字化的诉求随之而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