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公司研报 | Keep上市,用户的自律能带它走多远( 二 )




【营收|公司研报 | Keep上市,用户的自律能带它走多远】拆解Keep的营收结构 , 可以看到其收入来源主要是会员订阅和线上付费内容、自有品牌产品、广告和其他服务三大板块 。 广告、电商产品、课程收费和赛事服务是市面上大多数App所采用的营收手段 。
Keep的课程收费和赛事服务能带来的现金流有限 , 而广告类服务虽然可以作为营收来源 , 但也需要平衡品牌主和用户之间的矛盾 , 否则极易伤害用户体验 。 因此 , Keep比较明确的盈利模式是消费品和会员 。 “从规模上来讲 , 消费品会更大 , 但它的毛利肯定没有会员业务高 。 ”刘冬在之前采访时说 。 目前 , 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是Keep主要的营收引擎 。 招股书显示 , 在2021年前三季度 , Keep自有品牌产品、会员订阅和线上付费内容、广告和其他服务三个板块的营收占比约为5:3:1 。 自有品牌产品包括Keep在自营商城和第三方电商平台上销售的智能健身设备、健身装备 , 以及服饰、食品等贴牌产品 。 也就是说 , Keep是一个靠着健身内容App的流量完成品牌出圈 , 继而主要依靠兜售健身器材和相关消费品盈利的公司 。 在消费品的定位方面 , Keep利用其品牌力 , 抓住对功能品质和价格兼有诉求的用户 , 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与大牌和调性产品的对决 。 刘冬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介绍 , Keep消费品的定价在第二个高峰——价格比大牌低 , 但比淘宝等品牌高 。 Keep做消费品的思路显而易见 , 定价先行 , 再在用户需求、功能和成本之间找平衡点 。 凸显Keep消费品特性的一个典型是瑜伽垫——加厚、加宽 , 使用环保材料——在同样的价格下 , 以功能突破来抓住消费者 。 但此类商品可复制性强 ,Keep无法像迪卡侬一样通过掌握供应链来压缩成本 , 也不能像Lululemon一样形成品牌壁垒 。 另外 , 在与App和数据联系最为紧密的智能硬件上 , Keep也并没有显现出明显的优势 。 健身镜等新的智能健身硬件产品不断涌现 , 科技运动创业公司野小兽、Fiture、FREEBEAT等相继获得融资 , 苹果、华为、小米等硬件巨头纷纷涉足智能健身器材市场 , 通过硬件占领智能健身的入口 , 其中小米生态链下的华米科技甚至被视为更有潜力成为下一个Peloton的模仿者 。 Peloton是全球智能家庭健身公司的“领头羊” , 营收主要来自于硬件的销售 , 2019年上市 , 次年宣布实现扭亏为盈 。 Peloton的营收结构中 , 智能健身产品占比达到八成 , 主要是两款产品——智能动感单车Peloton Bike和智能跑步机Peloton Tread;此外互联网订阅服务收入占据总收入的两成 。 Peloton的模式是以器材和技术为主导 , 配合流媒体内容来构筑自己的护城河 , 这一度被认为是可行的模式 。 仅从收入结构看 , Keep的现状略优于Peloton , 其有三成收入是来自会员及内容付费 , 因此内容运营依然是Keep的业务核心 。
02.内容付费是未来吗?2018年 , Keep在App中增加了面向城市和家庭的两大线下场景 , 将健身空间和智能硬件分别命名为Keepland和Keepkit 。 由于Keepland在课程研发、教练团队等方面投入极大 , 成本太高 , 2020年Keep又逐步收缩了Keepland , 疫情后仅留下北京9家店 。 今年2月 , Keep宣布与传统健身房合作推出Keep优选健身馆计划 , 将教练和课程资源输出 , 在定价上降为低于市场价的49元/节 , 试图补足线下健身业务 。 不过Keep重点还是重新聚焦线上 。 入门容易留存难是所有健身赛道玩家需要面对的问题 , 如何有效做到用户留存 , 维持住会员人群才是关键 。 Keep在形成复购方面最直接的入口就是健身内容 。 目前 , Keep的线上健身内容主要包括录播课和直播课两个部分 。 疫情期间逐步收缩Keepland的同时 , 2020年Keep开始在App上推出直播课程 。 招股书介绍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 , Keep平台上的录制健身课程超过10000个 , 直播课程超过13000个 。 为了提升会员留存率 , Keep的线上健身内容一共经历过三个时期的迭代:第一个时期 , Keep做的主要是结构化的跟练内容 。 核心在于将健身动作标准化 , 让用户能跟着练习 。 王宁最初希望解决的就是运动小白在家健身与素材匮乏之间的矛盾 。 第二个时期 , Keep尝试在个性化运动做出突破 。 主要在于用AI手段结合用户数据 , 组成完整的训练计划 。 Keep的智能动感单车可以看作这一时期的产物 , 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踏频 , 程序化地实现智能调阻 。 第三个时期 , Keep将“互动”纳入内容 。 Keep内容产品负责人汤学武曾公开称 , “人格化”内容是Keep实现下一阶段内容升级的目标 。 除此之外 , Keep也通过直播等方式来实现课程中的互动要素 。 Keep的直播内容只对会员开放 , 涵盖骑行、减脂、力量训练等环节 。 Keep在招股书中称 , 直播课可以与Keep智能单车和Keep手环相结合 , 以提供一个闭环的“互动体验” 。 而直播课中的小组竞赛和排行榜 , 则可以模拟实时面对面的健身竞赛环境 , 激励用户提高参与度 。 Keep还受到任天堂Wii和健身环的启发 , 为了强化实时反馈感 , 其在直播课中引入的一个互动功能是“汉堡挑战” 。 在课程中 , Keep根据参与者情况分配食物 , 有汉堡、甜甜圈等食品 , 并且设定消耗量来作为用户的挑战目标 。 Keep试图用游戏化设计抵消健身中的枯燥感 , 与用户的懒惰做斗争 。 实际上 , 为了提升用户留存率 , Peloton的做法也是一样的 。 除去有意识壮大网红教练队伍以外 , 创造竞争性的社群氛围并开设直播课让用户联网竞赛 , 是Peloton内容产品“成瘾性”设计非常重要的部分 。 Peloton的用户留存率一直被视为同业榜样 , 即使在2022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中有着糟糕的财务表现 , 12个月的用户留存率也达到了92% 。 “Keep目前所有智能硬件或者内容创新 , 围绕的都是三个点:教练、反馈和互动 。 ”刘冬说 。 除去用户能获得更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外 , 直播课也是用于提升社群黏合度和互动性的手段 。 但问题在于 , keep中大部分的在线课程都是对会员用户免费开放的 , 直播课目前也只是作为会员体系增值内容的一部分 , 没有开拓更多合适的盈利模式 。 目前 , Keep已经将动感单车当作核心产品推广 , 并设立了三项关键性指标 , 其中两项均与直播课有关 , 如何做硬件与直播的融合 , 并从直播课中挖掘盈利点很有可能成为决定Keep未来成败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