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雅虎中国“消亡”简史( 三 )


大刀阔斧的改革下 , 雅虎中国仅用时一年便扭亏为盈 , 并在搜索市场和邮箱业务方面 , 成功超过谷歌、网易 , 排名均跃居国内第二 。
但此时美国总部却出人意料地要求周鸿祎在2005年搜索必须超过百度成为市场第一 , 同时在财政上更宣布不再向中方提供任何资金支持 。 忿忿不平的周鸿祎选择卷铺盖走人 。
日后回忆起这段经历时 , 周鸿祎曾提到:“杨致远在中国一直都是赌徒的心态 。 2003年以前 , 他以为放几十个人 , 凭着雅虎的品牌 , 就能够在中国‘平趟’ , 结果是被边缘化;2003年以后虽然收购了3721 , 但还是赌徒心理 , 希望收购了3721之后 , 在中国又能挣钱、又能样样做第一 。 ”
周鸿祎还称 , 自己带团队进入雅虎后 , 面对的是上有十几层的官僚体系 , 没办法与杨致远平等对话 , 何谈战略 。 “一搜、1G全是我们自发做的 , 出于创业者的热情 , 先斩后奏 。 从两百多人发展到六百多人 , 用的全是3721的资源 。 ”
“3721要是不卖给雅虎 , 那今天还有百度什么事?”
从雅虎中国离职后的第二年 , 周鸿祎的奇虎公司推出主打卸载流氓软件的“360安全卫士” , 而雅虎助手则成为了重点打击对象 。

投资阿里是明智的决定吗?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 , 周鸿祎透露 , 自己远赴美国向杨致远提出辞职后 , 雅虎中国加速了在中国寻找下一个合作伙伴的进程 。 在新浪、百度、金山都没能成功的情况下 , 雅虎中国找到了马云和他的阿里 。
“电子商务不像信息业 , 后者在中国是外国投资者的话 , 会受限制 ,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能把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变成投资 , 或少数投资 , 问题就不大 , 同时电商也是问题不大的一个领域 。 ”杨致远在接受采访时谈及了彼时雅虎对电商业务的觊觎 , “我们努力想用我们在日本的操作手册来建立电商业务 , 但一直被淘宝狂打 , 我们开始变得非常尊敬马云能力 。 ”
而马云愿意接手 , 很大程度上则是想解决淘宝网现金流短缺的问题 。
2005年 , 阿里还是一家依靠B2B业务赚钱的公司 , 其现金流并不好 , 支付宝和淘宝等项目均需要大量的资金输血 。 此时阿里的投资人开始给以马云为首的管理层施加压力 , 软银孙正义甚至一度对eBay开出的阿里收购价颇为心动 。
在这个背景下 , 阿里以40%股权换取雅虎的10亿美元以及其在中国的品牌和技术 , 既获得了大笔发展资金 , 同时也让马云巩固了自己在阿里的话语权 。 在雅虎注资的同时 , 除软银外的其他股东如高盛等已悉数退出 , 马云还在股权变动协议中 , 获取了额外的投票权以及董事会席位 。
与此同时 , 阿里甚至还获得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工程师 , 并在此后吹响了战胜易趣的号角 , 一路发展至今 。 “没有这笔交易 , 就不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 。 ”有行业人士评论道 。

不过 ,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曹飞指出 , 从某种程度上看 , 双方都拿到了各自需要的东西 , 而中国雅虎则完全沦为了一个附属品 。 “马云最初的想法是做垂直搜索 , 给阿里的几百万中小企业客户服务 。 但他明显低估了做一个搜索引擎的难度 , 在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国总部手里且外部有百度和谷歌双重打压之下 , 雅虎搜索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连1%都不到 。 ”
“对一切以销售为主的阿里巴巴来说 , 要做一个真正的互联网门户 , 简直难上加难 。 ”一位自周鸿祎时代就任职于雅虎的员工感叹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雅虎中国变为了中国雅虎 , 公司战略几经变迁 , 总裁人选也在不断更替 。 2008年后 , 雅虎和口碑网合并 , 至此其已沦为“电商导购” , 首页中到处是淘宝的广告 。 虽然阿里与雅虎的协议约定是继续运营公司至2016年 , 但在此后的日子里 , 中国雅虎日渐式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