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穿梭在大城小巷 , 消失在雨幕天际 , 万千配送员大军将外卖这个行业装点的真实而梦幻 。
当他们浑然不觉地飞驰 , 消费者也将他们看作了成了整个城市的烟火气 。 直到那篇《外卖骑手 , 困在系统里》进入公众视野 , 人们似乎才真正思考起骑手的生存境地 , 以及他们背后的外卖行业 。
2月18日 ,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下称《政策》)中 , 外卖行业再次成为行业的焦点 。
《政策》指出 , 要“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 , 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餐饮企业 , 给予阶段性商户服务费优惠 。 ”
简言之 , 这波外卖的政策大礼包直接送到了商家手中 , 而割肉者则是“外卖等互联网平台” 。
政策一出 , 资本率先做出反应 。 外卖行业的执牛耳者美团首当其冲 , 2月18日股价应声下跌近15% 。 此后 , 行业看衰之声不绝于耳 , 这让外卖平台蒙上了一层阴影 。
01外卖利益链
在整个外卖行业中 , 商家-平台-骑手-消费者组成完整的利益链条 。 从商家制造 , 到平台下单 , 再到骑手配送 , 最后到用户消费 , 从上游到下游 , 这也是一个完整产业链条 。
但在现实操作中 , 这个顺序则要颠倒过来 , 先是用户的消费需求 , 继而在平台下单 , 之后商家接单制作 , 最后由骑手完成配送 。
也就是说 , 在外卖商业逻辑中 , 用户是需求的动力源 , 平台是中枢指挥仓 , 骑手则是最后物流调度员 。 看似对菜品品质起决定作用的商家 , 反而成了最没有话语权那一个 。
言归正传 , 有没有话语权并非最重要 , 从利润角度看 , 商家最在意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订单量多少 , 另一个是佣金比例高低 。 前者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 , 后者更似个基本变量 , 直接决定了商家的营收成本 。 而这恰恰也是本轮政策的角力点 。
从不少研究数据来看 , 商家需要支付给平台的技术服务费(佣金)大致在7%上下 。 而其他履约费用则是相对浮动的 , 与距离、价格、时间等成正相关 。 这两者构成了商家的主要成本 , 也成为外卖平台的主要收入 。
从平台来看 , 2021年第三季度 , 美团外卖交易金额1971亿元 , 经营溢利8.8亿元 , 交易笔数40.1亿笔 。 具体算来 , 美团平均每单外卖营收49元 , 平均每单盈利0.22元 。
换言之 , 作为平台方的美团 , 其实并不算多能赚钱 , 这也为实现“阶段性商户服务费优惠”带来了挑战 。 更直白一点 , 即使美团将每单赚来的0.22元全部“补贴”给商家 , 也是杯水车薪 。
沿着这条绳线继续推演 , 平台以外的骑手便成了“唯二”被割肉的对象 。
根据近日饿了么发布的蓝骑士发展报告显示 , 2021年 , 114万人通过蓝骑士工作获得稳定收入 。 根据问卷调研 , 47%的骑士表示送外卖后收入有所提升 , 另有31%骑士表示收入与上一份工作基本持平 。
与饿了么相比 , 美团的骑手数量犹有过之 。 动辄数百万的骑手 , 其收入一旦有大幅变动 , 对整个行业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 于是兜兜转转 , 补贴商家的重任 , 似乎还是落在了平台身上 。
02让利不可怕
- 季度|年销量超9万辆!理想公布最新财报数据:去年总营收达270亿
- meta|元宇宙时代,商家该如何“玩转”广告?
- 营收|唯品会,闷声发小财
- 阿里巴巴|移动支付公司Block第四季度营收40亿美元,同比转盈为亏
- 奇安信2021年营收达58亿元 “平台化”战略提前完成
- 阿里|「钛晨报」阿里Q3营收同比仅增10%,净利大降74%;佳能珠海工厂预计6月底正式关闭;喜茶回应完成主动调价,全面告别30元
- 网易|阿里财报:菜鸟季度总营收196亿元,产业化、全球化、数智化物流扎实推进
- m6|阿里巴巴发布Q3财报:营收同比仅增10% 净利大降75%
- 净营收|净营收11亿同比减少43% 高途公布2021年Q3财报
- 淘宝|淘宝天猫推“退款”新规,商家降成本,消费者下单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