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飞上火星,从一本科普书开始( 二 )


厚植“兴趣”土壤
为了厚植“兴趣”土壤 , 我在科研工作之余 , 开展了大量科普活动 , 包括到大中小学讲授航天基本知识 , 介绍月球车、火星车研制背后的故事 。
有一次我在大学作演讲 , 结束后有个女生跑过来和我握手 。 她表示自己在七年前听了我的科普讲座 , 决定报考航天相关专业 , 现在正在读硕士研究生 。 她这几句话 , 成为我继续努力做好科普工作的莫大动力 。
当然也有一次 , 一位同学举手问:“老师 , 别说您说的这些我听不懂 , 就是听懂了 , 有啥用?”我当时愣在那里 , 好长时间没有想出来怎么回答 。 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也很大 。
我逐渐认识到 , 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 , 孩子们接触科技很容易 。 可喜的是 , 他们不仅具有更强的传递和接收信息能力 ,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不弱 , 所以激发同学们产生进一步了解航天、了解科学的内在动力 , 进而将动力转换为创造力 , 比单纯解释明白几个知识点更重要 。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 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 ”吸引学生亲近科学 , 需要科普人运用生动真实的情境 , 促进孩子们主动、深入地探究和理解科学知识 。 通常来说 , 借助一些实验装置 , 能让科普取得“眼见为实”的效果 。 比如我们会使用“云室”模拟装置 , 让地球上看不见摸不着的“宇宙射线”现形 , 当孩子们直观了解到磁场和大气层对地球的保护作用 , 便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宇宙奥秘多一分认识 。
常年活跃在科普一线 , 我发现科普不仅能帮助青少年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 , 还能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 就像刚过去的寒假 , 各地纷纷出台多项服务 , 丰富学生假期生活 , 为科普工作提供了更加深厚的土壤 。 有学生表示 , 假期参加讲座和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后 , 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 , 在无形之中养成了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能力 。 例如我们之前通过高温实验 , 向孩子们展示气凝胶材料神奇的隔温效果 , 这个“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激发了他们好奇心 , 很多孩子之后还积极了解气凝胶在航天和民用领域的使用场景 , 并大开脑洞畅想它未来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更多可能 。
曾经有位学生在科普活动结束后来信说:“迷茫了很久 , 这次我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漫漫人生路 , 能乘着科学的翅膀 , 在探索生命的旅程中收获关于未知的答案 , 是多幸运的一件事 。 很多人在这过程中 , 能够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认知体系 , 形成独特观点 , 这或许也是科学普及的意义所在 。
参加校外“体验课”
“双减”的初衷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 保护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 , 我感觉机会来了 , 如果能把航天科普工作转化成一堂别开生面的“体验课” , 相信是个吸引更多青少年关注的好机会 。 于是 , 在日常的科普工作中 , 我还参与策划了中国科协携手央视频出品的《多YOUNG科学夜》 , 在节目策划过程中 , 我积极分享心得 , 后来 , 我谨慎地提出“在火星过新年”这样一个主题 , 把“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 特别是“祝融号”火星车在神秘红色星球上开展的探测 , 与青少年关心的未来结合起来 。 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 , 不同于侧重传统知识的教学课程 , 看着舞台下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 , 我仿佛看见了自己小时候 。
因此 , 如果你问我假期怎么过 , 我的回答是:不如以兴趣为舟 , 徜徉科学海洋 。
(作者:贾阳 , 系“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火星车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