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时间线更早的2017年 , 当时一则关于“烟草大王”褚时健逝世的谣言 , 从发布到辟谣仅仅半个小时 , 就已经掀起巨大的水花 。
舆情机构知微数据统计 , 此次谣言影响力达57.8 , 比谣言事件平均影响力高出22.6% , 高于北京八达岭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中被咬女子去世(53.8)谣言 , 高于著名语言学家李佩去世事件(53.5) 。
当然了 , 就像上文提到的 , 脉脉匿名区的负面爆料中不乏意义重大的“实锤”——最经典的当属拼多多事件 。 去年年初 , 花名为“恒山弟子”的用户爆出多多买菜23岁员工猝死的消息;6天过后 , 一名“快手员工”在脉脉发帖称 , 拼多多有个湖南长沙的应届本科生跳楼 , 引来拼多多连发三道声明澄清或致歉 。
但爆料不会给脉脉搏来一个好名声 , 反而因此惹火上身 。
比如在2019年3月 , 某个实习生在脉脉上寻求实习建议 , 一名B站员工匿名留言:“(选)B站 , 能睡小姐姐 。 我睡了四个 。 ”
B站随之以该评论损害宽娱公司的商业信誉和企业形象 , 构成商业诋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为由起诉脉脉 , 最终脉脉向法院提交了发帖用户信息 , 赔偿B站8万元 。
2019年4月 , Boss直聘在脉脉上发现 , 一位化名为“张先生”的用户发布多条直接攻击Boss直聘的言论 , “北大的败类:Boss直聘CEO赵鹏”“Boss直聘无耻下流监控全国人民隐私” 。 Boss直聘起诉脉脉 , 并要求脉脉提供发帖人的信息 。 脉脉在辩称环节不同意原告诉求 , 但最终 , 法院还是判决要求脉脉向Boss直聘提交“张先生”的相关信息 。
根据天眼查APP显示 , 脉脉的主体公司“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有182条司法风险 , 其中法律诉讼60起 。
牛刀财经通过整理发现 , 在60起法律诉讼中不乏百度、新浪、苏宁、饿了么、车好多等互联网大厂 , 大都以名誉权纠纷和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脉脉 , 且多以脉脉败诉告终 。
脉脉匿名区的负面言论轻者混淆视听 , 使得企业名誉受损 , 陷入舆论风波 , 重者可能让求职者陷入焦虑和盲目 , 对企业和社会的运转产生错误的认知 。
因此 , 早在2018年脉脉就被网信办约谈整改 , 匿名区涉嫌侮辱诽谤他人 , 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 此后 , 脉脉匿名区才正式改名为职言区 。
2020年10月 , 脉脉又因侵害用户权益被工信部要求下架 。 2021年5月 , 脉脉再被列入工信部关于下架APP侵害用户权益整改的名单里 。
匿名区的数度“作死”将脉脉一次次推上舆论的风暴眼 , 多位高管选择离职 , 前路崎岖 , 唯有断臂求生 。
03 失去信任的点评时代几经求索 , 脉脉终于找到了让自己活下去 , 又能延续匿名区招牌特色的新方向:做职场点评 。
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认为 , 传统的自夸招聘模式存在很强的信息不对称 , 更多是招聘方筛选过滤的信息 , 求职者很难掌握多维度的真实信息 。
这种主观的信息过滤让求职者和招聘企业容易发生错配 , 从而导致双方的选择成本都很高 , 通过脉脉公司点评 , 让职场信息更真实、客观、全面的呈现 。
林凡自信地对媒体说道:“过去 , 点评的出现 , 让差评店铺消失 , 而现在 , 脉脉公司点评的上线 , 将让差评公司消失 。 ”
可是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 脉脉之所以声名在外 , 是因为互联网从业者能在匿名区各抒己见、以批判大厂为乐趣 , 大厂的发声空间则“今日割五城 , 明日割十城 , 然后得一夕安寝” 。
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普遍封闭的互联网大厂现状 。
互联网公司内部沟通渠道狭窄 , 据“晚点LatePost”统计 , 字节跳动每个月有三条匿名贴限额 , 滴滴在匿名和实名之间做出多次改动 , 阿里则为实名 。 更何况内网发言的风险不言而喻 , 公司回应也单薄 。
- 传感器|晶振电路中的负载电容怎么选?
- 本文转自:北京邮电大学出版好吧|无线能量传输 ——外星&地球科技大比拼
- 联想|联想终于采取行动,不再甘于“大而平庸”,倪光南院士不再被辜负
- 2022年最好的小屏手机推荐,小个头大能量,单手控的福音
- 电子竞技游戏|K50电竞版真机图赏!帅气外观下蕴含大能量
- Python|美团优选被曝大幅裁员,高管震荡,负责人脱离业务一线
- DED定向能量沉积金属3D打印技术潜力有多大?
- 本文转自:36氪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买量市场中“自负”的品牌们
- 脉脉|脉脉:放下社交,立地点评
- 汽车|脉脉推出公司点评系统,要做职场版的大众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