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二)食安问题频发、线上流量触顶……三只松鼠可否逃出生天?( 二 )


7年“年销售额破百亿” , 这称得上是休闲零食行业史上的一大壮举 , 要知道 , 老牌零食巨头旺旺从零到百亿 , 可是花费了近20年时间 , 而后来居上的三只松鼠却与坚果行业的前辈洽洽、来伊份拉开距离 。 持续的增长态势、行业第一的地位、崭新的发展模式……是怎样的驱动力让三只松鼠在短短几年内从一家“菜鸟”品牌逆袭成行业大佬?

图源:搜狐-格隆汇1. 全方位打造超级品牌IP
品牌是一切营销的起点 , 三只松鼠这个名字生动有趣 , 让人过目不忘 , 而且提起松鼠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坚果 , 与其业务十分契合 。 在这个名字广受追捧后 , 三只松鼠顺势将其打造成了一个IP形象 , 运用在品牌营销的各个细节之中 。 大到店铺装修 , 小到食品包装……处处都是活灵活现的小松鼠 。
随着三只松鼠业务的拓展 , 在其零食产业以外也衍生出了众多的三只松鼠文化周边 , 甚至还拍摄了一部三只松鼠动画片 。 通过与各类跨界联名互动 , 三只松鼠不断强化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 , 将独特的松鼠文化贯穿于全产业链 。 由此可知 , 一个好的品牌IP , 不仅能够圈住一大票消费者粉丝 , 还能持续输出企业文化 。

图源:三只松鼠官网2. 尽尝早期低成本流量红利
2012年以前 , 良品铺子、来伊份、百草味都在专心耕耘线下市场 , 线上坚果仍是一片处女地 。 三只松鼠在打造初期 , 就已将目光锁定于电商的主要使用群体“85后”和“90后” , 开辟了全新的坚果战场 。 电商和传统零售最大的差别在于 , 传播速度更快、营销成本更低、效果立竿见影 , 这些特点无疑是新品牌拓展市场的利器 。
自2012年开始 , 淘宝的流量已从免费逐渐转向付费 , 但好在当时价格便宜 。 三只松鼠紧抓电商红利 , 在营销上烧钱购买直通车、钻石展位等 , 通过付费营销揽获巨大流量的同时也迎来丰厚业绩 。

图源:新浪财经3. 营销打法多样化
三只松鼠深谙流量为王之道 , 善于利用品牌IP效应与各类品牌、大V、IP大玩联动 , 在微博上通过转发和抽奖等优惠活动持续吸引关注度 , 活跃粉丝和用户群体 。 除此之外 , 三只松鼠在各种电视剧里的植入也总是恰到好处 , 或是以可爱的动物玩偶、或是以零食礼包的方式 , 近年大热的电视剧《欢乐颂》、《小别离》等都曾出现过它的身影 , 这在无形之中又为品牌刷了一波好感度 。

图源:欢乐颂截图4. 贴牌+代加工轻资产模式
为何三只松鼠不生产坚果 , 甚至连自己的工厂都没有 , 却能保证几千万消费者的坚果供应呢?还得从供应链模式说起 。
三只松鼠借鉴了服装产业的“贴牌+代加工”模式 , 生产外包 , 主营研发、分装和营销环节 。 这种轻资产模式具有高周转率、高净利率的特点 , 帮助三只松鼠在短时间内占领了巨大的市场份额 。 然而这种经营模式却存在着明显弊端 , 那就是食安问题 。 为了更好地约束合作工厂 , 三只松鼠制定了更新淘汰机制 , 但食品质量问题却依旧频频发生 。

图源:三只松鼠招股书二、坚果电商危机到来 , 三只松鼠怎么不香了?可以说三只松鼠的崛起 , 离不开电商流量的东风 , 它的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了互联网发展的节奏上 。 三只松鼠从成立之初就给自己定位为“全国第一家纯互联网食品品牌” , 但随着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 , 三只松鼠在出道的第十年困在了品牌的转折点 , 流量成本过高、代加工反噬、多品类投入收益低……三只松鼠的未来不禁让人感到忧虑 。
1. 成于流量 , 困于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