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滴裁员:胜利者一无所获( 二 )
文章插图
这固然有滴滴规模优势的缘故。网约车作为典型的双边市场,包括供给(司机)和需求(乘客)两端。强者越强,八成多的市占率就是其隐形壁垒。这种规模优势,也潜在提升了后来者的门槛。
但即便如此,滴滴也不能坐吃山空,坐视别人挖墙脚。
为了稳住基本盘,滴滴在下架期间增加销售费用以补贴司机。之所以要圈揽司机,是因为网约车本身就是供需极不平衡的行业。
换句话说,网约车竞争的核心,就是在抢司机、抢运力。
虽然头部平台有规模优势,但司机的转换成本低,而吸纳的司机越多,平台越能获客。所以留住司机,就等于是守住了阵地。
去年Q2和Q3两季度,滴滴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9亿和44.4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60.6%、67.3%。销售费用的暴增,主要体现对司机和乘客的补贴。另据妙投数据,滴滴的销售费用率近些年也在持续走高,从2018年的5.62%提升至去年一季度的12.11%[3]。
文章插图
据光子星球报道,在下架期间,滴滴司机月收入提升了近20%,不仅停掉的奖励恢复,额度也比之前高[2]。也有司机透露,每天跑早高峰4小时就能赚300块,只跑早晚高峰月入7000左右。晚高峰连接2单,就能获得5-10元不等的奖励。
据远川草根调研,补贴会带来司机流动,不过大多数司机依然会留在滴滴。因为短期补贴总会退坡,而综合来看,滴滴的派单量依然最高。也有司机透露,会谨慎考虑去多个平台接单,因为这会降低其在滴滴平台的权重,影响接单量和收入。
补贴大战也的确开始偃旗息鼓。去年9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约谈11家平台整改,靠着真金白银好不容易抢下了滴滴10%的市场,却很难再乘胜追击。
虽然短时危机解除,但滴滴就真的胜利了吗?
回顾滴滴的近况可以发现:滴滴最大的敌人不是同行,而是行业本身和自己。网约车的天花板来得比想象中更早,而自己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尝试却不尽如人意。
02砍掉亏损,却也砍掉了未来2017年,滴滴出行总裁柳青接受了美国公共电视节目《查理·罗斯访谈(Charlie Rose Show)》的采访。
采访中柳青意气风发,全程英语可谓对答如流。她提到了滴滴的数据(每天完成2500万单,在高峰时段每秒完成600个订单),并表示:“我深深相信中国的创新力量,科技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中国。”
文章插图
她列举了不少帮到滴滴的科技,比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本以为日均单量2500万只是起点,直到去年一季度滴滴递交招股书,才发现这数字竟已经持续了五年。
截至今年1月,受App下架影响,滴滴的日均单量已从2500万单滑落至2000万单[1]。由此可见,滴滴在出行领域的任务从“扩张”转为了“维持”。
网约车的运力已逼近天花板。特别是,这供需两边极不平衡,不愁没人打车,愁的是没人开车。即便滴滴拥有1300万年活司机,但恶劣天气或早晚高峰中、面对动辄几百号的等车排位,也无可奈何。
网约车的运力是怎么逼近天花板的?这可以从“量”和“价”两个维度来分析。
网约车行业需要道路资源,涉及与传统出租车的竞合,更与社会安全密切相关,这是一个极度精密复杂的系统。新政为滴滴戴上了合规的“紧箍咒”。例如,要求人车和平台“三证合一”,京沪地区的司机要有本地户籍等。
合规大幅削减了运力供给,让以规模为壁垒的网约车,更接近出租车这种“牌照生意”。在向合规转型过程中,未达标的兼职司机被清出,本就不稳定的供给雪上加霜。
- 本文转自:九派新闻“人呐|长沙网红司机“骡子”:曾卖膏药、跑滴滴,现在靠唱歌攒下700万粉丝,帮家乡“振兴助农”带货
- 滴滴出行|网约车关键数据出炉,滴滴出行面临的问题,比想象中更严峻
- Python|搭上“孙正义”,“滴滴们”站上风口?
- 滴滴出行|裁员20%,滴滴陷入多事之秋,纯属自作自受没人会可怜!
- 裁员|如果你想要找一份副业,这 3 点你必须要知道!
- 裁员|传微博大面积裁员:竟有员工被要求主动离职
- 物流|裁员20%,滴滴陷入多事之秋,纯属自作自受没人会可怜!
- 电子商务|网约车关键数据出炉,滴滴出行面临的问题,比想象中更严峻
- 律师|【眼观】互联网公司裁员潮下,行业凛冬已至
- 物流|美团优选大幅裁员,橙心优选亏损百亿,社区团购为何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