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场|冬奥9金之外,一个退役花滑老炮的20年冰雪创业路( 二 )


那年是世纪星成立11周年,作为国内冰雪老字号,在这一轮冰场扩张中,世纪星占据了先机,「那时我们一般在立项阶段就能进入,参与冰场的设计、动线/场地/机房的布置及设备的选择」。如今位于深圳海岸城、上海奔驰文化中心等地的世纪星冰场,都起步于那时。
2015年,北京申冬奥成功,并向国际奥组委做出了带动中国“3亿人上冰雪”的承诺。冰场迎来了第2个爆发增长的时机。
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中提出,2022年中国的冰场数量将由当时的200多座增加至650座。此后大量资本涌入冰雪产业,商业冰场井喷,世纪星曾在2016年的一个月内开业了6家新冰场,创下行业纪录。
与民营冰场同步,经由政府扶持新建的气膜滑冰馆、学校及体育局冰场也开始迅猛增长。以冬奥会举办地河北省为例,从2019年开始,政府补贴了近1.4亿元支持建设120个滑冰馆,另1700万元补贴用以支持冰场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如今河北的每一个县都有自己的冰场。
650座冰场的建设目标在2019年就被提前突破,世纪星旗下冰场数量最多时也达到了32家的巅峰。
在范军看来,这一轮冰场的下沉扩张,加速了民间冰场的专业化与体制内冰场的商业化,对冰上运动的普及,起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从那时候起,官办冰场不再局限于专业队的训练,也开始公益普及活动,而商业体冰场也开始承接大规模的学生普及工作。
冰场覆盖面扩大,这在硬件条件上为冰上项目普及打下了基础,而“冰雪入校园”等冰雪政策引导,则在软件上为冰上普及作出了第3次推力。
早在冬奥带领的冰雪潮出现很久以前,范军就一直在推广冰上项目的普及教育。他一直认为,推动普及的终极目的并不是促进自身冰场的短期营收,而是一步步推进高水平运动员的商业化选材基础,那才是长远发展的关键。世纪星的前路与整体冰雪氛围休戚相关。
但以带动校园冰雪运动为例,由于早前政策指导较少,各地教育局和体育局很难联动,「那时候要把学校的孩子领到冰场上体验,是非常不容易的」。
当时,范军的想法落地得最好的是在南京建邺区,那时他联合了南京世纪星冰场附近的7所学校,每周约2000名中小学生轮流上冰学习,这些学校中的许多,后来成为了冬奥教育示范学校。
冬奥申办成功之后,校园普及活动得到了很多的支持,以北京为例,如今范军的团队与北师大附属中学等很多学校都合作了涵盖花滑、冰壶、冰球、等所有冰上项目的普及教育,并联合北京滑冰协会开展了一系列冰上项目的学校联赛。他说,「现在就是冰雪普及发展的最好时机」。
冰场|冬奥9金之外,一个退役花滑老炮的20年冰雪创业路
文章插图

▲2021年北京市青少年短道速滑锦标赛,在世纪星国际冰雪体育中心举办
02 | “让学员看见不断向上的希望,俱乐部才有未来”
YCCHUHAI
普及教育的目的,是扩大冰雪人口的基数,而如何助力普通爱好者走向更高的专业运动员道路,是范军和世纪星俱乐部一直以来求索的核心。
体育俱乐部的模式最早源于西方,通过为业余运动员提供运动场地和训练、雇用职业运动员参加比赛,来获取利润与提高知名度。只不过在冰雪运动商业化进程尚启蒙的中国,俱乐部赖以生存的竞技氛围、赛事基础等等都为零,范军的敢为人先注定了他垦荒人的角色。
范军首先要做的,就是培育高水平教练团队与建设标准化训练体系。
范军对教练团队的把关一直很严。他说「俱乐部拥有高水平教练,代表着运动员在商业俱乐部里能有可持续的发展。唯有让学员看见不断向上发展的希望,俱乐部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