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邮电大学出版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经历了10年野蛮成长的人类太空探险之后...|探测太空的新技术

本文转自:北京邮电大学出版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经历了10年野蛮成长的人类太空探险之后 , 为什么我们会突然停下脚步?
“我们为什么停下了脚步?”是一个错误的问题 。 相反 , 我们应该问这样的问题:
我们最初为什么要干将人类送入太空这种充满冒险精神的事?
本文转自:北京邮电大学出版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经历了10年野蛮成长的人类太空探险之后...|探测太空的新技术
文章图片
太空旅行的花费非常昂贵 , 政府预算非常吃紧 。 事实上 , 美国政府曾经划拨出一笔可观的预算用于鼓舞人心的探险 , 挑战极限 , 从某种程度上讲就已经出人意料了 。
这是因为当时没有哪个国家会在这种探险上浪费财政预算 , 这么做的只有两个国家 , 而且只是为了一场展示雄风的比赛 。 在那个时代 , 每个人都想知道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谁的经济系统更好 , 为了在这样一场国际竞赛中保住颜面 , 美国政府同意抛开一贯的规则 , 在若干年间倾注全部可以调用的资源 , 来确保赢得这场竞争 。
本文转自:北京邮电大学出版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经历了10年野蛮成长的人类太空探险之后...|探测太空的新技术
文章图片
而一旦赢得这场比赛 , 竞争就结束了 , 特殊规则也就随之被废弃 。 美国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财政预算开支上去 。
一反原来不惜耗费一切把太空竞赛推向极限的策略 , 美国和苏联达成了谅解 , 穿好衣服 , 握手言和 , 开始像成年人那样在更加实际的项目上开展合作 , 比如在LEO上建造一个联合空间站 。
在此之后的40年里 , 人类和太空的故事重新被限制在了地球上 , 在这个时代 , 我们和太空进行互动有两个主要原因 。
本文转自:北京邮电大学出版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经历了10年野蛮成长的人类太空探险之后...|探测太空的新技术
文章图片
第一 , 对地球上实业的支持 。 自“阿波罗”项目结束以来 , 人类与太空互动的首要原因不是对太空的兴趣 , 而是出于运用外部空间对地球上各种实业进行支持的实际目的 , 这种支持的主要形式是卫星 。 今天很大一部分火箭发射任务都是将卫星送上LEO , 这些卫星回望地球 , 而不是朝向另一个更为广袤的空间 。
虽然“支持地球实业”这个人类与太空互动的类目里还存在其他几种太空活动 , 例如太空矿业、太空填埋以及太空旅游 , 但是至少在目前 , 卫星占据了这一类目的绝大部分 。
第二 , 观察和学习 。 过去40年间人类与太空进行互动的第二个原因表明 , 虽然我们不再往宇宙中运送人类 , 却从来没有丧失了解太空中一切的渴望 。 作为一个将关注从太空转向别处的社会 , 宇航员却一直在忙碌着 , 破解“我们在哪里?”中一个接一个的谜题 。
宇航员学习的最佳方式是通过肉眼观察 , 而太空竞赛的副产品就是发展了一套先进很多的观测技术 。 现在 , 宇航员用来观察太空的高科技方式有两种 。
第一 , 向太阳系周围发射探测器 。
本文转自:北京邮电大学出版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经历了10年野蛮成长的人类太空探险之后...|探测太空的新技术
文章图片
简单来讲 , 科学家会向遥远的行星、卫星或者小行星发射一种装备先进的探测器 , 该探测器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飞过太空 , 到达目的地 。 然后 , 根据事先制订好的计划 , 它或者仅仅掠过这一目的地 , 沿途拍摄照片;或者绕其轨道飞行 , 以获取更为详细的信息;或者在目的地着陆 , 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 它获得的一切信息 , 都会发送给我们 。 当完成自己的使命后 , 该探测器或是在目的地坠毁 , 或者继续飞向更深处的太空 。
我常常拿自己当作公众 , 看看大家知道些什么 , 不知道什么 。 我从3岁起就爱上了天文学 , 所以 , 要是空间发生了什么事而我不知道 , 我认为大多数人也不知道 。 当说起太空探测器时 , 我基本上是一片茫然 。 太空中有多少个探测器在飞行?200个?50个?还是9个?发射这些探测器都要干什么?是哪个国家发射的?这些探测器都在执行什么任务?我所知的仅仅是偶尔听说某个探测器的故事 , 它发回了什么令人惊讶的图片 , 然后我就登陆cnn.com的画廊 , 一张接一张地浏览 , 激动一会儿 , 把链接传给我的三个好朋友 。 他们也是丢不开天文学 , 然后试图关闭网页时 , 不巧又打开CNN上其他勾引你的垃圾画面 , 点击来点击去 , 足足浪费3小时 , 把自己就这样毁在了网络上 。 我跟人类探测器的关系就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