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2022北京冬奥会将载入史册”( 二 )


三个区域之间大范围的来回调度,在内环有近3000名运动员,而在全市各个岗位有超过18万保障人员。
而“冬奥泡泡”阻隔了环内外的人员流动、切断了内外在物理空间上的直接沟通,这对于类似的超级赛事来说,必然面临组织调度上的不小挑战。
五年“云伏笔”如何解决“泡泡”带来的信息传递和组织效率问题?
奥委会的第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上云”。
北京冬奥会是首届核心系统100%全面上云的奥运会,这在奥运历史上是头一次。
而这个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系统,整个项目的启动却是早在2017年就开始了。
当年1月份,阿里巴巴云计算团队通过2016年承载了“双十一”流量洪峰的云技术,用了10分钟就部署下了广播级的直播环境,打动了国际奥委会。当年,阿里云顺利被国际奥委会选为全球奥运唯一云服务商。
紧接着,2017年5月冬奥组委会便开始了奥林匹克“上云迁云”项目。2017年到2018年期间,北京冬奥主数据中心规划并开始提供服务,其主体便是阿里位于张北的超级数据中心。
奥林匹克|“2022北京冬奥会将载入史册”
文章插图
在2017年时,奥委会加速上云的决定,主要源自两点考量:
首先,是转播技术带宽的原因。
云转播的性能比卫星转播更优。在双十一期间,阿里云每秒扛住了58.3万/笔订单的处理峰值、日处理数据超过1.7EB(1亿TB)。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云转播的带宽比卫星带宽高出一个量级,可以从Mbps/s提升至Gbps/s、甚至TB级别——相当于用一秒钟传输完500部高清电影。
带宽更高、意味着比赛可转播内容更多、数据更稳定、清晰度更高、角度更丰富。这也是阿里云与奥委会的重点项目——OBS转播云。
其次,则是绿色奥运的考量。
传统的转播中心与数据中心,在使用后都会面临拆除、回收的问题。
以2004年奥运会为例,在奥运会前四、五年,即开始搭建数据中心,建设时间漫长,但仅仅为奥运提供了月余支持,在赛事结束后就拆除了。而为了保障项目稳定性,在主数据中心之外,还设立了备份数据中心和管理网数据中心。两者的使用周期都没有超过半年。
相比之下,使用云服务中心则可以继续投入社会使用。在奥运结束后,云服务器依然会是整个阿里云数据中心的一个部分,继续为整个环北京的科技产业提供算力和带宽支持。
这或许是奥委会在转播技术革命中,所做出最正确的一项决定。事实证明,这个五年前做出的转型决定,在疫情期间为奥运会的顺利举办,立下了“大功”。
以“云”为桥除了内外环的管理问题外,疫情给奥运会带来的一个大挑战,便是转播问题。
在过去,各国的转播电视台需要携带沉重的转播车、大量的技术运维人员、编辑、采访人员前往奥运现场,团队规模小辄几十人、多则上百。而其中的转播设备、转播车,动辄在15吨重以上,一些位置较远的国家,还需要长时间的跨海运输。
对于奥运主办方来说,如此大规模的采访人员团、如果全部放进闭环当中,肯定会带来管理难度和成本的升级。
而对于各国的转播电视台来说,疫情原本让电视广告业务雪上加霜,如此高昂的转播成本则会直接“劝退”很多中小规模国家的转播电视台。
但奥运是属于全人类的体育盛会,如果让一些中小地区放弃转播,既不符合奥运精神、对于奥运赛事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阿里给出的答案,则是与奥林匹克广播电视台合作研发的奥运转播云。
相比于以往的卫星直播,转播云在疫情期间最大的功劳之一,便是彻底颠覆了奥运的转播间模式——既然阿里云有带宽和算力的优势,那么大量原本需要复杂后期技术团队的工作,便可以全部迁移到云端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