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此看来 , 这显然就是理念之争 。 彼时的天猫尚未从淘宝独立 , 以C2C起家的阿里信奉的是“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这就要求其在电商业务上保持开放 , 因此自然与走B2C、什么都自己干的京东不是“一路人” 。 而阿里与京东商业模式的区别 , 就在于前者是以卖流量为主、而京东的核心则是卖服务 。
流量生意的优势就是马太效应极强 , 只要有流量注入到整个淘系产品矩阵 , 其就能够放大流量的价值 , 可以让小商家为自己打工 。 所以阿里会屏蔽百度和微信 , 会去抖音、快手采购流量 , 并且会在各大主流APP上疯狂地打广告 。 但反过来说 , 没有了流量 , 这套商业模式就会受到巨大的挑战 。
遗憾的是 , 在经过了2020年的短暂回暖后 , 当疫情的影响在神州大地上逐渐消退时 , 流量红利不再又一次成为了国内互联网行业的主旋律 。 在CNNIC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 , 截至2021年6月 , 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 , 互联网普及率达71.6% , 而网购用户的增速也已经接近于网民增速 , 也就意味着渗透率正在逐步接近天花板 。
同样是在2021上半年 , 综合阿里、京东、拼多多三家的财报数据 , 这三大电商平台合计的新增买家约1.7亿 , 但CNNIC公布的同期全网真正首次网购的用户却只有3000万 。
阿里在过去一年的财报中显示 , 来自中国零售商业贡献的营收已逐渐下降 , 忠实地反应了当下的市场环境 。 当互联网厂商都在想法设法将流量敝帚自珍时 , 阿里的商业模式也就遭遇了不小的挑战 , 而如今流量成本越来越高也早已成为了现实 。
【阿里巴巴|天猫要做自营电商?阿里也将走上京东的道路】
这时候自营模式的好处就被凸显出来 , 由于业务完全闭环、所有的交易环节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 所以流量可以被反复利用 。 更为重要的是 , 现在阿里的电商体系中也需要自营电商这个角色 。 彼时 , 天猫的诞生是为了弥补淘宝C2C模式下产生的良莠不齐的生态 , 然而在经过了过去十年的电商赛道的激烈市场竞争后 , 淘宝与天猫却在不断同质化 , 对标拼多多的淘宝特价版反而更像是PC时代淘宝的模样 。
特别是在今年1月初 , 淘宝与天猫宣布将”全面融合并聚焦消费者体验“的情况下 , 两者势必要有所区分 。 淘宝维持B2B2C的现状、淘特承接曾经淘宝的角色 , 天猫转型做自营显然就是最为适合的功能区隔 。 长期来看 , 猫享的出现极有可能是一个正确的决策 , 但想要达到阿里希望的效果却或许并不容易 。
自营模式其实并不好做 , 别看只是将官方旗舰店变成自营旗舰店 , 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却十分巨大 。 自营模式下 , 整个交易链条要全部依靠阿里自己来完成 。 当然 , 阿里也有自己的优势 , 手机天猫本身就是一个MAU达到数千万量级的APP , 并且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用户基础 。 同时 , 猫享将曾经让京东发家的3C业务作为突破口 , 其实也是很有讲究 , 毕竟3C产品的特点就是标品属性突出 , 并且这类厂商往往也更乐意拓宽渠道 。
于此同时 , 阿里在自营电商业务上其实也有天猫超市这类已经获得成功的项目 , 同时也锻炼出了一个能战斗的团队 。 而在物流上 , 阿里旗下作为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菜鸟 , 也开始搭建自有快递品牌丹鸟与溪鸟 。 但唯一的问题就是 , 在仓储建设上的速度 , 可能将会直接关乎“次日达”与“送货上门”这两大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的元素能否迅速落地 。
- 汽车|脉脉推出公司点评系统,要做职场版的大众点评
- 阿里巴巴|联想背刺华为,联想也配?
- 阿里巴巴|没有5个条件根本不行!2022年怎么做自媒体赚钱?别再上当了!
- 淘宝|淘宝天猫推“退款”新规,商家降成本,消费者再下单率提升
- 阿里巴巴|阿里公布新决定,刘强东又赢了?
- 阿里巴巴|又耍阴招?阿里巴巴遭审查,“安全问题”只是借口
- 阿里巴巴|猫享走狗步
- buds|主动“不降噪”?索尼开放式耳机要做耳朵的“AR眼镜”
- 招聘|脉脉推出公司点评系统,要做职场版的大众点评
- 天猫要做自营电商?阿里也将走上京东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