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何为工程师思维?( 四 )


人的神经元也是种组块 ,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 , 最后每个分支的末端呈现杯状或球状 。 这犹如 , 你学习的知识 , 慢慢形成联结均来源自于“神经元组块” 。
另外 , 早些年美国行为心理学创始人华生基于此概念 , 曾向政府提出一个训练实验的要求 , 他说若给我10个健康婴儿 , 通过训练 , 我可以将他们培养成优秀学者、艺术家 。 人们觉得很荒谬 , 最终没有完成该实验 。
若干年后一位匈牙利的心理学讲师 , 对他提出的实验非常感兴趣 。 然后与他的妻子围绕三个女儿进行培养 , 最后造就了三个女性国际象棋冠军 , 这便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实验” 。
如果你了解该原理 , 进一步看世间万物均存在“组块”的现象;随便举个例子 , 如拿书架取书的动作就包含四种组块:1)确认位置 , 2)手抓书脊 , 3)控制力度 , 4)取出路径 。
每个步骤都是小迷你块 , 假如要做一个取书的智能机器人 , 那只需把每一个小组块(活动)编写一个程序 , 然后整合创新即可 。
要知道程序背后是函数 , 函数是逻辑块 , 逻辑块是通用代码 , 用计算机将每个模块标准化 , 最后串联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 就像学开车 , 老司机看到“红灯”就自然而然完成一系列相关动作;新手则需一个个动作分解来做 。
好比你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看似连贯 , 实则包含多个部分 , 对有经验的人而言 , 他们不会一手抓多个组块 , 而是整体分析后从某个组块下手 。
可见 , 在认识自然和文明发展的过程中 , 组块思想与方法无处不在;芯片是组块 , 谈判策略是组块 , 笑脸是组块 , 地铁是组块 , 地图是组块……要是没有组块的思想也不可能制作成每件衣服 , 建起一座桥梁;当然也不会有家庭 , 这些组也不过是“形式与内容”的不同结合罢了 。
因此 , 对照自我 , 你可以思考下自己的工作技能 , 所需软能力是不是组块呢?除外表部分外 , 哪些薄弱是不是把它拎出来找到规律刻意练习就能解决呢?
总而言之 , 工程的本质是实现 。
组块化应用是把一个复杂问题自顶而上逐层把“系统”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 , 有多种属性分别反应内部特征 。
如 , 典型的低代码平台把常用的功能都封好 , 像乐高一样 , 让使用者快速配置;它追求以价值为导向 , 并用“建构性的思维以求效率”来创造价值 。
工程思维的运用
明白这些原理 , 如何把工程师思维应用到日常工作或学习上呢?我把它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1)预见未来的结构
它分为“结构力”和“预见”两个层面 , 也许你会把前者理解成各种思考模型 , 如5W2H原则、金字塔、黄金圈理论等 , 其实工程中的结构有部分“科学”元素 。 在这里有什么不同呢?
科学家“仰望天空”居多 , 很少屑于实际运用;主要阐述认识规律 , 发现规则;好比你经常看到科学发现新地球、海啸、巨大恒星等 。 而工程讲究“脚踏实地” , 将发现的原理转化并实际干出来 。
也就是 , 在过程中首先要尊重科学规律 , 考虑多因素实际所存在的结构 , 再精益求精的持续改进 。
对“预见” , 最接近的两个词汇是“使命”或“梦想” 。
埃隆·马斯克对火星的迷恋我相信绝对不会是因为科幻小说的影响 , 而是他认为自己聚合顶尖技术人才 , 然后又懂商业投资 , 加上使命的火花 , 才让他走上SpaceX的道路 。
据此 , 作为普通人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你不妨思考下自己的使命 , 梦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