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不想社交,是生病了吗?( 三 )


另一方面,往往是自己无意识地形成的个人行为,比如,总把今天要打的电话拖到最后一刻,暂时看似是种压力缓解,长期通过回避,大脑就会告诉你“算了,要不再拖延下看看”。
之所以指出两者区别,是让你也可以认知到起源与成因是件有趣之事,当面对现在的「不想社交」时,前者对我们没什么帮助,后者也许会下意识的提醒自己「不要逃避」。
换言之,不论什么要素导致的社交焦虑,真正能帮自己克服这件事的也只有现在的习惯。
这意味着想改变它,需要辨别并消除社交焦虑的持续成因,总结表现在四种类型上:
从本能来看,当身体出现战斗或者逃跑反应时,强烈的焦虑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身体认为「你遇到了危险」,所以它在保护你,让自我感到安全。
但是所有的健康关系(包括恋爱)都建立在四种情绪之上,若你很久都未和别人吐槽自身的“喜怒哀乐”,就很难对别人敞开心扉,据此也无法展现软弱和开心,将严重限制彼此关系的可能性。
更让人感到不幸的是,这是种恶性循环,“你越不想分享软弱,朋友间的关系经营就越受到阻碍,越是阻碍就越害怕,逃避;比如:
曾经你与身边的同事私交也很好,突然有天他离职后微信的沟通便少了,于是你有快乐也不再随时与他分享,他也担心你工作忙而未主动找你,久而久之也就断了联系。
从日常来看,我经常听到一些朋友描述,他们很难在沟通中集中注意力;大概是什么状态呢?
你跟一位潜在客户会见,不论自己怎么想办法大脑还是会反复被焦虑分散。
如:脑中出现“我今天穿的符合她品位吗”、“这样回答是不是显得自己情商不高”、“若我不能控制自己,她还会跟我合作吗”等,诸如此类的对话。
其实所担心的并非事实,对方也根本不关注。
你花在担心上的精力,意味着「更少的心智资源」去投入实际对话上,直到大脑分神,犯了错误才瞬间顿悟“我刚才在干嘛”,这一切因为思绪正被担心所消耗着。
内向者|不想社交,是生病了吗?
文章插图
对于故意回避倾向而言也是普遍征兆,比如:
不爱社交的人在陌生群中中显得紧张不适,那些社群自媒体组织的活动,即使免费他们也常常拒绝,更反感的有些人答应后,去之前还会临时找理由放鸽子。
此类回避首先会错过绝佳体验,那些新机遇、新冒险、很美好的体验被你关在「自我心房」中,因为你的回避而无法打开。
更糟糕的是,当你害怕与陌生人交往,实际是在告诉大脑“与陌生人相处有危险”。
这意味着,当下次再有此类活动你参加的概率在慢慢减小;虽然不想社交可能让你担心,紧张,但你也应该认知到它也有很强的「行动」成分在里面。
当然还有一类人他们把自己藏得很好,在工作中给人印象胸有成竹,表面性格属于积极进取、有自信;内心很自卑常常陷入自我怀疑,俗称「表里不一」。
他们经常感觉自己不够好随时会被大家拆穿,内心总习惯将自己与别人做比较,并且不认为自己比得上他人。
一旦事情顺利进展,还会过于忧虑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或别人挑毛病;这种以为自己是「骗子」的困扰倾向,在公司高层或职位更高的人群中更常见。
但并不局限在职场中,如我身边一位新晋宝妈,经常在社群中吐槽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总而言之,你可能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会觉得成人社交要看「价值」,往往这种内心博弈的价值驱动会更容易让自我陷入社交焦虑中,觉得无意义,最后也就更愿意选择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