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从风里来,到火里去( 二 )
简单来说 , 语音合成就是把文字转换成语音 , 让机器设备开口说话 。 这是块具有商业前景的大蛋糕 , IBM、微软等巨头均开始抢滩中文语音市场 。 所以 , 该项目被列入了863计划 。 这个计划是1986年时四位科学家写信给总设计师 , 由国家支持建设最前沿、最重要的科研项目 。
但做语音合成有个无法避开的问题:如何让机器说话不像机器一样冰冷?
文章图片
1997年 , 王仁华推荐刘庆峰拜入语言学大师吴宗济门下 , 学习实验语音学 。 连续三个月高强度学习12小时后 , 刘庆峰问“老师您累不累?”88岁高龄吴宗济兴奋地给出答案“我不累 , 几十年研究被你三个月全部学会 , 我们成了忘年交” 。 所以从出道起 , 刘庆峰身上就承担着上一代、上上一代交给他的“梦想” 。
【科大讯飞:从风里来,到火里去】当时 , 每次11点从实验室回宿舍 , 刘庆峰都能看到科大西区舞厅灯火通明 , 小县城出身的他没有羡慕 , 反而是在回味 , 做科研时口腔内那种“吃了蜜”的感觉 。 他这种勤奋是能换来回报的 。 1999年 , 中国加入WTO已成定局 , 李开复建立微软亚洲研究院后 , 相中了“路灯读书族”之一的博士生刘庆峰 。
但名震世界的微软被这位26岁的青年回绝 , 因为没出过学校的刘庆峰决定自主创业 。 这是何等的“自负” , 初出茅庐便心比天高 。 他带着18位师兄弟 , 拿着中科大的投资 , 以做最好的中文语音软件为方向 , 喊出“三年做到100亿”的稚嫩口号 , 憧憬着能用产业来强国的梦想 。
某种程度上 , 这个世界多少有些公平 , 因为即便是天才 , 也会被商业世界毒打 。
2001年 , 刘庆峰有点管不动科大讯飞了 , 不只入不敷出 , 团队内部还出现去做房地产的声音 。 为解决问题 , 科大讯飞开了场整顿思想的“半汤会议” , 讨论出了《科大讯飞发展战略规划》 , 并坚定不移地走中文语音路线 。 要知道他们的底气是既有学校 , 又有政府 , 还有各界关系 。
最早时科大讯飞账上只有十几万时 , 合肥领导让三家投资机构投了3060万元占股51%;后来是郭广昌让复星高科时候接手了机构的17%股份;接着 , 在2001年刘庆峰亲自与柳传志促膝长谈后 , 拿到了君联资本300万美元的投资 , 最重要的是得到了联想手把手的教导 。
作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代表 , 柳传志的管理三要素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 班子、战略刘庆峰都有 , 尽管很稚嫩 , 但最重要的打仗队伍那是毫无头绪 。 主导联想分拆工作的朱立南亲自教刘庆峰管队伍 , 联想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王建庆教他们搞绩效、规范财务体系 。
文章图片
君联资本的这笔投资背负了很大压力 , 原联想财务部总经理杨琳第一次参加科大讯飞月度会议后 , 回去便忍不住哭了 。
这让人想起了网络小说里“废材流”的故事:主角本是个天才 , 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成为了废人 , 在遇到“老爷爷”后 , 开挂般地逆袭 , 实现了“恐怖如斯”的故事 。 但现实还是很残酷的 , 有技术、有背景、有资源、有“外挂”的科大讯飞还是因为时代问题差点泯然众人矣 。
不过 , 这并不影响刘庆峰“吹牛” , 他当时可是对着柳传志说:我要超过联想 。
借势:向“华为”同志学习
如果只是靠深度模仿联想 , 那必然无法实现超越 。
所以 , 刘庆峰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师父——华为 。 1999年到2004年间 , 科大讯飞进行了痛苦的商业化摸索 。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产品不落地 , 研发模式是刘庆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 没有成熟的研发流程和决策机制 , 毫不顾及市场的感受 。 这也就导致花费大量精力的畅言软件的失败 。
-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空天信息时代遥感服务的三大特征刘 暾信息技术产业已经从互联网时代、移动...|空天信息时代遥感服务的三大特征
- 自媒体|我的兼职、副业!转行经历,从6万到年产值2500万
- 台积电|台积电正式公布!中芯国际何去何从?
- 科大讯飞|设计美学与科技智能兼备 几何C更多黑棚图曝出
- 台积电|台积电正式对外宣布!中芯国际要何去何从?
- Google|Google表示没有计划从其搜索结果中自动过滤掉人工智能内容
- realme|从质检到技术创新,华为电脑哪些你不知道的“底气”
- 自从华为手机跌下神坛后|小米和苹果谁对待国人更良心?
- 科大讯飞ai学习机ai赋能教育让孩子学习更简单
- 软件|ChatGPT将取代金融、媒体、法律和技术工种?三分之二的从业者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