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回发表关于德国驻华大使馆微博的文章后,我被一位读者 “怼” 了

自上回发表关于德国驻华大使馆微博的文章后,我被一位读者 “怼” 了】自上回发表关于德国驻华大使馆的一条微博的文章后 , 有一位读者当天在后天给我留言 。 他如是写道:
自上回发表关于德国驻华大使馆微博的文章后,我被一位读者 “怼” 了
文章图片
在以往 , 我很少对这类留言做出反应 , 但今天破例 。 因为这条留言背后有太多内容可聊 , 也值得聊一聊 。
这位读者的留言可以拆开成两部分来分析 , 因为它涉及到多个我一直以来都很想探讨的话题 。
01
他认为 , 在他眼里 , 我才是那位活在信息茧房的人 。 因为那些被我批评的网友们实际上什么都知道 。 他们之所以发表这些言论 , 只是想讽刺口是心非的德国 , 而我这位活在信息茧房的人却信以为真了 。
1.1)整体上而言 , 国内的信息自由流动性远不如德国 。 德国没有设防火墙 , 人在德国可以访问几乎所有中国新闻网站 。 相反 , 人在中国不能随意访问大部分德国(以及英美)主流媒体 。 这是客观现象 。
涉及到信息茧房 , 实际上包含了两层意思 。
1
在不具备自由信息流动性的环境下被偏向于单一 , 甚至是唯一的信息渠道所包围 。 如果客观上能接触到的信息渠道受到限制 , 其视角不太可能超越信息流动性更自由的环境 。
2
即使在信息自由流动性受限的环境中 , 也能通过某种特殊手段获得被限制以外的信息 。 这取决于个人获得不同信息的意愿 。
先不说在国内通过网络技术手段获得其它信息源的意愿有多高 , 即便在信息自由流动的德国(或其它没有防火墙的国家) , 不少华人也把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 因为他们想获得更多资讯的意愿也不高 。 该结论刚开始也有点让我意外 , 但事实的确如此 。
这说明 , 长期在自由信息受限的环境中能培养成一种拒绝或抗拒接受与自己观点有出入的习惯的概率会比较高 。 一旦养成这个习惯 , 即便来到信息自由流动性较高的地区 , 也会继续选择吸收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信息 。
由此可见 , 信息茧房最少由两部分组成 。 我想 , 我应该不符合以上两个标准 。
给大家举一个案例 。
我曾经在《新苏黎世报》看到其地缘政治分析师UlrichSpeck发表过的两篇文章:《假如俄罗斯输》以及《假如乌克兰输》(虽然这两篇也不是很重要) 。 我把第一篇翻译成中文 , 然后很快就被删了 。 我想说的是 , 我能 , 也愿意接触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 但不一定所有人都有这种便利的渠道和意愿 。 这也是信息茧房的特征之一 。 一方面是人为的 , 另一方面是客观存在的 。
1.2)更让人尴尬的是 , 这位网友居然认为 , 那些在德国驻华大使馆微博下面留言的网民实际上什么都懂 。 他们的言论目的只是在讽刺德国 。 这种解释过于荒唐 , 过于魔幻 。
我再次引用上回的一个具体案例 。
按照这位怼我的网友的逻辑 , 为了讽刺德国 , 这位身在国内的表姐可以不惜出卖身在德国念书的表弟 。 当然 , 谁也无法验证她是否真的有这么一位表弟 。 他也有可能是被虚构的 。
问题是 , 这位"表姐"的言论真的是在讽刺德国吗?可能她主观上觉得是 。 但其效果恰好相反 , 她的这番言论甚至让更多中国网民感到无地自容(根据其它网友的留言来看 , 事实的确如此) 。 这番言论翻车了 。 原本想讽刺他人 , 最终导致自我羞辱 。
如果大翻译运动也将这条(与这批)微博翻译成外文 , 她的发言会让中国以外的更多人所知:即中国(某些)网民是如何崇拜希特勒的 。 这样真的好吗?既然这些网民什么都懂 , 为何故意做一些让全世界都对中国反感的蠢事呢?我真不能理解这种逻辑的可取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