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 , 钉钉的大客户战略效果也并不理想 。 这条商业化之路更像是“赶鸭子上架” , 注定道阻且长 , 但又不得不走 。
03乱战的三国杀游戏2022年 , 是国内移动办公三巨头取消“免费午餐”的一年 , 也是国产协同办公软件商业化的元年 。 所以抛去钉钉自身的问题 , 钉钉的商业化艰难和对手的步步紧逼 , 也不无关系 。2022年5月9日 , 紧随钉钉之后 , 企业微信发布服务商平台收费模式调整通知 , 将原有按照应用收款资金比例收取的“平台技术服务费” , 替换为按服务商接口调用收取的“平台接口调用许可费” 。 也即从“抽佣制”变成了“卖账号” 。 一个互动账号一年收费50元;和企微打通的腾讯会议则开始对个人收费 , 包月价30元/月 。
而由字节内部孵化的飞书 , 也需要升级1440元/人/年的企业版或2400元/人/年的旗舰版才能够使用完整功能 。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显示 , 去年11月协同办公APP月活用户数(MAU)集体达到近两年的峰值:钉钉MAU达到2.53亿 , 企业微信1.1亿 , 飞书930万 。 单从用户体量上看 , 钉钉依旧处在绝对的领先地位 , 与企业微信组成了当下双寡头格局 , 而飞书还落后两者很大一个身位 。
但这既是钉钉优势 , 也是劣势 , 以飞书当下的体量 , 完全可以通过免费的方式 , 大打价格战消耗钉钉 。 实际上 , 飞书的确也是这么做的 , 去年5月 , 飞书又在春季未来无限大会上推出“领飞计划” , 宣布飞书People标准版将面向中小企业免费开放 , 并为百人以下企业免费提供飞书OKR标准版 。
在钉钉和企业微信相继宣布开始收费 , 步入商业化的关口 , 飞书推出免费产品 , 很明显是在主动承接由于收费而从其余两家平台逃离的用户 , 企图照搬钉钉早期的免费方式打开面向中小企业的切入口 。
当年张一鸣大学毕业后的首次创业 , 就是和师兄联合创办了IMA协同办公系统 , 但由于市场定位不准 , 第一次创业也以失败而告终 。 一晃十年 , 当2016年10月11日 , 时任字节HR总监的谢欣发邮件给张一鸣 , 提出想做办公工具后仅3个月 , 10个人的飞书项目小组便在字节内部悄然启动 。
很难说 , 飞书不是寄托了张一鸣这一工科男为了弥补当年遗憾的浪漫 。 从使用体验来看 , 其在线协作的文档功能的确是三者中最好的 。 但除了体验 , 好像便再无亮点 , 飞书主打效率和先进的两张牌未免有些过于无力 , 以致坊间段子流传 , 先进团队 , 先用飞书 , 再用企微 , 最后还得是钉钉 。
如果说钉钉强管理 , 飞书重协作 , 企业微信最大的优势便在于与微信体系的全面打通 。 作为腾讯To B生态里的连结枢纽 , 企微完全可以凭借腾讯在C端的流量池 , 打通企业和C端沟通渠道 , 赚流量变现的钱 。
总体来看 , 钉钉凭借先发搭建成熟的资源产品生态 , 占据市场头把交椅 , 企微背靠微信大树 , 分得一杯汤羹 , 而飞书依靠后发的体验优势 , 也能占据一席之地 。
而随着三家基础协作工具功能逐渐趋同 , 导致在线协作市场出现了一家企业同时使用三家产品的现象:比如完美日记曾经是企业微信的重点客户 , 后来切换到飞书 , 而飞书标榜“先进”企业的新能源势力 , 同样也被企微拿下外部营销系统 , 蔚小理已不为飞书独有 。
本来平静的在线办公行业 , 由于疫情的催化 , 蒙上一层浓厚的竞争意味 。 可以预料的是 , 随着疫情的结束 , 过热的市场也会略微的降温 , 但已经转型升级企业不会重回老路 , 正如在飞书π版本发布会上 , 明道云CEO任向晖有感而发:“我本以为战斗结束了 , 其实结束的只是序幕” 。 这个赛道的争夺远未到尘埃落定的时刻 , 钉钉的龙头宝座也难言安稳 。
- 创业|从阿里离职后,身边同事最多的归宿是个体户
- 阿里巴巴|被爆“迁都”新加坡后,阿里总部传来重要消息,再次稳住军心!
- 马克·扎克伯格|互联网大佬们的聚会,暴露出一个很尴尬的事实:都没有马云的身影
- 阿里巴巴|预言成真?芯片底层架构大变,阿里扛大旗,人民日报:抛弃幻想
- 阿里巴巴|10.0双系统的览邦WACHMAX-A90智能手表体验
- 阿里巴巴|索尼正开发手语系统!便捷搜索造福语言障碍群体
- 阿里巴巴|“中国芯”遭围剿?阿里“真面目”被揭露,人民日报:别幻想了
- 梅森|电商新时代,阿里京东唯品会已转身,高质量发展之路形成
- 刘强东|刘强东突然回国,给了马云很大的压力?
- 范小勤|“小马云”一家自立门户后近况!视频质量差劲,带货时全程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