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阿里云榨干钉钉( 三 )


而更有意思的则是两人的花名 , 从无招到不穷 , 一个是产品经理 , 一个是商业化大将 , 正好对应两代钉钉人的使命承接 。 变现——是无招时代落幕后 , 钉钉长鸣的变奏曲 。
02道阻且长的商业化之路作为阿里内部长期赔本赚吆喝的业务 , 这九年 , 钉钉曾被给予足够的自由 , 但现如今钉钉的市场压力已逐渐开始拖累企业的利润大盘 。
据阿里发布的2020财年Q4营收数据显示 , 第四季钉钉利润损失高达30.63亿元 , 相比于2019年同期的19.32亿元 , 亏损增长了近百分之六十 , 赔钱困扰不减反增 。 同时其背靠的阿里云板块也呈现出了发展颓势 , 2022财年的四个季度 , 阿里云季度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为29%、33%、20%、12% 。
显然 , 阿里云已不能接受钉钉接着赔钱了 。
去年3月22日 , 借着钉钉6.5版本发布 , 叶军(不穷)宣布钉钉正式步入商业化 , 钉钉产品的logo与品牌主张也将全面更新 , logo从“闪电”变为“翅膀” , slogan也从“让工作学习更简单”变为“让进步发生” 。 半年后 , 2022秋季钉峰会上 , 钉钉进一步明确其商业化路径 , 首次对外阐述了大客户战略:即以PaaS化底座+生态开放的方式 , 服务好各行各业的中大型企业 。



其中推进PaaS化中的重要一步便是发展低代码 。 21年年初时 , 钉钉便宣布开放底层能力和1300个API接口 , 并提出“低代码”革命 , 将阿里内部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宜塔”接入钉钉 , 随后还推出了首个低代码聚合平台“钉钉塔” 。在此次钉钉7.0大会上 , 叶军通过一组数据公布了当下钉钉低代码生态发展情况: 截至9月30日 , 其已支持了超500万个低代码应用、1万个酷应用、3000个开放API以及200个连接器 。
但是这完全不足以构成钉钉的护城河 。 企业微信可以依靠腾讯云的低代码平台WeDa , 而字节在收购低代码公司黑帕云后 , 黑帕云创始人更是直接加入了飞书负责面向大客户的aPaaS系统“昆仑” 。 在企业服务生态中必备的底层能力上 , 三家还未拉开明显差距 。
另一方面 , 钉钉的商业化难题也面临着客观的外部环境问题 。 中国办公软件的付费率低 , 一直都是市场通病 , 据《2021中国SaaS调查报告》显示 , 2021年我国办公软件付费率不足15% , 而欧美市场办公软件付费率已经超过了70% , 国内的To B服务显然没有形成良好的付费习惯 。
从产品维度来看 , 钉钉有三个版本 , 其中面向中小企业的专业版 , 一年9800元;面向中大企业的专属版 , 一年10万元起;面向超大企业专有版的 , 一年100万元起 。 即便由于疫情 , 视频会议、在线协作成为了很多企业在这几年办公的刚需 , 也一度给钉钉带来了数十倍的云服务需求量 。
但用户不等于客户 , 叶军在接受采访时明确对媒体表示 , 现在企业用钉钉基本是免费的 , 真正付费的数量可能1%都不到 。 也就是说 , 在培养用户付费的心智上 , 钉钉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虽然中小企业撑起了钉钉目前的营收大盘 , 表面看市场也更加广阔 , 但从企业付费意愿来看 , 或许在大客户这端钉钉反而更容易实现商业化 。
但是 , 大客户战略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 大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 与供应商的规模化需求本质上相冲突 。 过度定制化的服务方式 , 实际上是抛弃了传统软件行业 , 边际成本可以无限接近于零 , 以增加单位销售额的巨大优势 。 把软件行业做成服务业 , 更需要长时间内持续维持资金投入 , 以对冲巨大的人力成本负担 。
另外有数据显示 , 钉钉每年网络带宽成本约为15亿-20亿元 , 而阿里云2022财年(2021年4月-2022年3月)经调整后利润为11.4亿元 , 也即阿里云全年的利润尚不能Cover钉钉的带宽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