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演变的心智模型

编辑导语:在产品设计的日常中,“心智模型”这一术语其实十分常见,但值得注意的是,用户的心智模型是在演变的。而针对演变的心智模型,产品设计、研发等人员应该如何把握?本篇文章里,作者就这一问题做了回答,一起来看一下。
心智|演变的心智模型
文章插图
“心智模型”已成为产品设计的日常用语:设计师想要为用户的心智模型设计,研究人员希望了解用户的心智模型,产品经理希望打造“服务于我们大多数客户心智模型”的产品。
然而尽管如此之多的讨论它,但我们从心智模型中获得的价值依然有限。因为我们过于关注用户当前的心智模型,而忽略了它们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的。
一、心智模型的简短入门从80年代开始,“心智模型”在学术文献中出现的频率迅速上升。但为什么它被频繁提起?因为它是人类行为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心智模型是是我们预测我们与周围世界互动结果的一种心智表征*。它是对某人关于某事在现实世界中如何运作的思考过程的解释。它是周围世界、其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的直觉感知的表示。
Kenneth Craik被认为是第一个提出这个观点①的人(1943)。1983年,Don Norman 写了一篇文章②,引发了这个词在学术界之外的广泛使用。而在此5年之后,Norman在他的著作《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③中再次提及这个词。此后心智模型开始在设计等应用领域发挥作用。
心智表征*
指的是一种假设性的内在认知符号,能够表示外在现实;或是指一种利用某种符号的心理过程。
心智表征可以指实际上并不存在于感官中的事物之心理意象,比如记忆中烧烤的味道;也能够表现那些个体没有经验过或不存在的事物:想像你自己在一个你没有去过的地方旅程,或是有第三只手臂。
(来源:维基百科)
诺曼提出了设计中存在的三种模型:存在于设计师心智中的设计模型(design model),用户心智中的用户模型(user”s model)和存在于事物其本身的系统表象(system image)。
典型的设计目标应该是致力于让三者保持一致,或至少用户模型和系统表象保持一致。如果产生偏差,产品问题会大量涌现,用户体验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设计时需要结合用户现有的心智模型,这是一个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结论。
心智|演变的心智模型
文章插图
二、心智模型非用户生来就有心智模型静态地存在于用户认知中,但它不是永恒的,也非静止不变的。它会随着用户从现有产品的升级或新产品的出现而获得的新体验中不断的调整和创造出来。
当用户使用一个产品的时候,他们可以选择以下三种行为之一:

  1. 使用现有的心智模型;
  2. 改变现有的心智模型;
  3. 创造一个全心的心智模型。
用户如何选择取决于很多的因素,我们暂时不在文章中讨论这些。但是我们意识到:当前设计师几乎只关注于第一种行为。
当然对于设计师而言,用户现有的心智很有价值。但如果我们可以理解用户如何构建出这些心智模型以及它们如何随时间演变,这将产生更大的价值。基于此,不仅可以设计出符合现有心智模型的产品,并且可以帮助用户更轻松的应对产品的变化,掌握新的交互模式,而不是不知所措。
三、构建心智模型的三个阶段让我们假设用户用户刚刚开始接触一个新的产品或者新的功能。当他们开始与之互动时,心智模型会随之形成,并随时间而改变。这种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