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云计算的那些事儿,听听阿里云、腾讯云、青云大佬怎么说!( 四 )


李刚:我觉得不管做 To C 还是 To B 的服务,都要有一套很严格的商业逻辑,比如说市场规模、用户定位、核心能力、竞争状况还有风险与问题的应对等等。所以表面看起来可能是 To C 和 To B 的矛盾,其实本质上是没有回答好这几个基本问题的原因。
我们现在看到最大的差异,其实是做好服务,做强生态。在服务和生态这一块,To C 和 To B 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个当前对阿里云可能是最大的挑战,我们做好服务其实是指对这种大 B 类或者行业客户能够有全生命周期的陪伴,包括前期的规划咨询,中间的实施,交付后的运维等等,这些是融入生态才能做好的,这也是阿里云现在必须回答好的一个命题,也是我现在看到 To C 和 To B 方面比较大的差异点。
叶辉:我觉得无论做 To B 还是 To C ,最终目的还是服务好 C 端用户。以方法论当中其实还是有相互迭代和支撑的,比如在 To C 的产品设计上,可能通过用户反馈,所要考虑产品的功能迭代,这和做 To B 在实际落地上可能会存在差异。中国的网民数量庞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角度,有句话叫众口难调,所以往往很多 To C 的业务会看调研占比量来选择。
但 To B 理念会不一样,腾讯云的整个服务,包括产品团队,坚持的理念是对每一个客户的业务架构都抱有敬畏之心。每一个客户公司所提的问题都是正确的,都是对于自己他所服务的 To C 用户的一些反馈考虑,但两种方法论其实是互相迭代、演进和支撑的,并不冲突。

8、在云服务能力的标准化、使用户可以更方便享受多元服务以及支持互联互通方面,各大云厂商有什么样的规划和思考?
周小四:目前混合云、多云都是青云重点发力的方向,因为青云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公私一体架构让用户可以实现数据无缝流动。除此之外,青云还提供了容器云产品 KubeSphere ,有能力屏蔽掉底层基础设施的差异性,支持他们在不同云厂商、不同底层架构之间自由调度应用。青云希望做到让用户能够自由选择、自由流动,也就是所谓的“云之基石 自由计算”的理念。
李刚:阿里云现在的核心的云产品,特别是 PaaS 层的产品,因为 PaaS 层其实跟用户的代码结合的会更紧一些,它有明确的三位一体的原则,也就是阿里集团使用的版本和公有云提供服务的成本,以及社区版本的接口兼容统一的原则。我们其实也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确了这个原则,通过这种社区版的标准的来确保了开放性和统一性。现在的产品形态更丰富,例如 OB 和 PolarX 也进行了开源,可以输出在 IDC 甚至在友商云上去进行部署。还有混合云的纳管,比如说我们做一个统一的 K8s 集群的话,master 的节点可以在 IDC,也可以在云上,甚至可以在友商的云上,方便用户做统一的管理。用户选择一家厂商的服务一定是因为它有价值而不是因为它有封闭性把用户绑在那里,这是基本的观点。
叶辉:腾讯推出了分公司的云原生操作系统“遨驰 Orca”,它有 4 个理念,开源创新、全域治理、算力无限延伸以及触手可及。腾讯云在做云的 PaaS,是为了让用户的学习成本降低,能够有更平滑的使用的体验,所以大数据方面以及 program 相关方面都是兼容开源型,让大家在使用云产品的时候不会有太多的学习成本。遨驰操作系统的一个组件叫“class net”,前两个月我们已经开源。在整个 2018 年,整个腾讯也向开源贡献了很多的项目,让大家能够去看到我们底层代码的技术实现,同时也在联合其他的主流厂商去共建边缘容器的开源项目,用微信去做打造 service 云端一体化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