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云计算的那些事儿,听听阿里云、腾讯云、青云大佬怎么说!( 三 )



5、如何看待国内云厂商的价格之战?
叶辉: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云计算虽然是 To B 的行业,但本质也是以服务于人。每个企业有自己的文化,每个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首先,虽然云计算行业在海外优先开始,但这两年国内云厂商在投入研发和技术上的力量,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一个技术经过大规模发展,成本必然会下降,现在我国各个云厂商在技术研究方面不断探索,势必会逐步把成本优化,最终普惠到广大客户。
李刚:在有限的市场规模内竞争肯定会非常激烈,这位观众可能看到了价格战,但还没有体会到服务战,一样非常激烈。不管是服务战还是价格战,我觉得不能被纯粹叫做没有底线的“卷”,因为卷更多代表的是没有价值的、浪费的竞争,但是国内目前的竞争态势实际上是在推动产业、产品快速发展,用户得到实惠的。
现在国内的主要玩家已经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商业运营阶段,不可能没有限度的“卷”。以阿里云为例,现在产品其实都有明确的利润考核指标,所以不可能没有任何缘由的、不计成本的撒代金券。所以厂商还是要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赛道,特别是像企业级市场其实是很分散的,生态和空间都非常大。

6、有人认为公有云是企业的首选、混合云才是未来的主流,选择上会有一些纠结和困惑,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周小四:我觉得这还是跟客户所处的行业有关系,处在不同的行业,看待公有云、混合云是不太一样的。比如中小企业,可能关注的是能否节约成本,并且能让产品快速抵达市场,所以公有云会是首选;对于传统大企业,考虑更多的是数据安全和拥有权的问题,所以一般首先会选择私有云。但现在不同企业之间也在互相学习,传统大企业也会把互联网应用在公有云上,所以这时会慢慢进展到混合云的状态。
李刚:公有云,多云、混合云,没有绝对好或不好,做多云管理,包括混合云管理一定需要额外付出。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创新企业要快速进入赛道,可能一朵云往往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多云带来的额外的付出和复杂度,会比较难以接受。但是对一些大型企业、成熟企业,或者一些行业管控要求的企业,它会充分利用混合云或多云的优势,多云和带来的额外支出和复杂度他们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他们也会沿着这条路往下走。公有云的技术已经拉平硬件差异,不管做混合云还是做多云,都会更加容易。说到底云计算还是要靠自身产品的稳定性、性价比优势的功能特性和用户体验流来留住客户,并且一定要保持充分的开放。
叶辉:我借用一句可能不太恰当的广告词,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企业架构其实是在不断演进迭代的,无论处在哪个行业,其实都有自身的技术方面的节奏和理念,选择合适自己的非常重要。可以建议从短期目的来思考,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包括多云,目的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预期带来的收益如何去量化?投入又是如何?然后再通过这种推演来展望业务的长期方向在哪,因为每一次的架构的演进其实都是为下次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不用太去看什么是主流,而是看到底用什么解决相应问题。

7、互联网公司在做 To C 和 To B 是否存在方法论的冲突?
周小四:谈不上冲突,所谓方法论,包括云产品本身都没有太大差异性,运营方式各有各的优点,当然也会有细微的区别。比如私有云的交付方式、服务方式,可能不同类型公司需要相互学习。青云是做 To B 行业开始的,所以在开发产品时,会非常注重产品化,无论是公有云还是混合云,一定是产品化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