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杭州机器狗PK美国波士顿机器狗,在商业化落地上,前者略胜一筹( 二 )


一直以来 , 硬件组模和控制系统的开发是横亘在四足机器人研发道路上的主要难点 , 而国外的开源 , 让进入该领域的门槛不再高不可攀 。
“原本的入门门槛比较高 , 现在相当于是上手做一个东西出来的门槛变低了 。 ”王兴兴如此说道 。
不过 , 宇树科技以自研为主 , 还推出了全球首款消费级机器狗核心传感器、电动及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 。 在本轮融资中 , 宇树科技也将用于产品迭代和团队打造等方面 , 目的在于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 同时 , 宇树科技迭代周期较短 , 几乎每一两年就有新品推出 。
图为宇树GO1阵列冬奥会开幕式表演
整体来看 , 短期内 , 波士顿技术还是十分强大 , 但行业技术仍旧处于上升期 , 宇树科技的优势也在逐步凸显 。
孕育土壤各有千秋 , 后天发育国内更具优势回顾四足机器人的发展路径 , 如果说国外在技术水平、系统理念以及核心元器件等方面占据先天优势 , 相比之下 , 国内企业或依托开源、或自研技术发展 , 都有种厚积薄发的态势 。
像宇树科技、蔚蓝科技、云深处这些企业 , 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专研才初见成效 , 但在核心技术开发上 , 仍旧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相比之下 , 国内企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起来 , 除了站在风口上 , 还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场的接受程度 。 也因此 , 我们发现在玩法上 , 国内既有to B也有to C领域的探索 , 而国外更多集中于军事和工业领域 , 发展路径略显狭隘 。
比如 , 2015年5月 , 我国国务院印发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 , 明确提出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 。
纲领还强调 ,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要“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应用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的需求 。 这意味着至少在政策层面机器人的适用领域更广泛 , 未来前景可观 。
2021年12月28日 , 工信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 , 到2025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
可以说 , 这一规范从技术突破、基础提升、优化供给、拓展应用、打造生态等多个维度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
反观国外 , 四足机器人的市场普及却受限于公众对这一新物种的接受程度 。 2021年 , 纽约市警察局就曾使用“Spot”机器狗进行巡逻 , 但上岗没多久 , 就在公众的讨伐声中被迫下岗了 , 其主要原因是 , 公众感觉到自己的隐私随时可能被侵犯 。

不仅如此 , 该事件甚至被媒体和分析师指责 , 认为机器狗在执行任务过程中 , 有可能会冲击相关问责制度 , 毕竟机器狗始终不是活生生的人 , 如果出现失误 , 责任则会归咎于算法错误 , 无人能够为此负责 。
当然 , 这一问题不只是针对国外 , 同样值得国内重视 , 尤其是推动立法与新物种潜在的危险相适应 , 而非等到问题出现了 , 才想要填补窟窿 。
残酷商业路 , 波士顿动力三度易主 , 宇树略胜一筹相比波士顿动力的“坎坷人生路” , 宇树科技的商业化进程着实能让前者眼红 。
作为行业领头羊 , 虽然波士顿动力的四足机器人能力表现超群 , 但却因为迟迟没有在C端市场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而备受诟病 。 甚至于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 , 三度易主 , 先后被谷歌转手给软银 , 后又被卖给现代集团 。
对于波士顿动力而言 , 早期研发主要以军用为主导 , 不需要考虑商用与盈利空间 , 显然 , 这种象牙塔下的理想生存状态在应对未来发展中难以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