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不止于数字支付,支付宝悄悄变了( 二 )


口碑曾是阿里与蚂蚁整合双方资源 , 联手打造的一家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 于2015年6月成立 , 一度肩负着为支付宝拓展线下商户的重任 。 何勇明记得 , 也正是2016年 , 他被从平台业务条线征调来支持整个支付宝的业务 , 而口碑所在的餐饮行业 , 正是支付宝希望重点拓展的垂直行业场景 。
但是 , 在这种中心化的开放中 , 支付宝既做交易链路 , 又做支付链路 , 而KPI又设定为支付笔数目标 , 这就造成战略上就很难聚焦 。 同样做交易链路的其他玩家 , 本来可以加入支付宝的生态帮助支付宝壮大行业支付笔数 , 但是因为口碑的存在而被排斥在生态之外 。
这一点可以借鉴半导体行业的经验 。 1970年代半导体行业的运作方式是每个公司都有自家的芯片厂 , 但是当时还在德州仪器的张忠谋觉得这样不对 。 后来 , 他回到台湾 , 创立了台积电 , 台积电只做芯片的制造 , 而不做芯片的研发和设计 , 也正是这种定位 , 才让包括苹果在内所有的芯片研发厂商 , 愿意让台积电来代工 , 直到今天 , 台积电仍然固守着自己的边界 , 也因此形成了独步天下的芯片制造能力 。
所以 , 当支付宝将服务业数字化平台作为未来战略时 , 自身如何定位 , 如何开放 , 就需要深入的思考 。 支付宝意识到 , 开放不仅仅要看自己的意愿 , 也要看对方的感受 , 当对方感受到威胁 , 它就不能融入到你的生态之中 , 而你要做平台和生态 , 就必须谦抑、后退、必须有一种边界感 , 并将自身的能力无私的赋能给生态伙伴 , 与他们形成共生、共创、共荣的关系 。 今天的支付宝 , 正遵循这样的逻辑 , 将自身与商业相关的基础能力开放给生态伙伴 。
生态商家和服务商对支付宝平台开放的提问
遵循这样的逻辑 , 过去一年支付宝开放自身商业基础能力和资源的力度明显加大 。
首先是流量的开放 , 2022年支付宝持续开放端内公域阵地 , 以流量激励的方式为商家私域导流 , 让商家获得确定性的增长机会 。 其次 , 就是IP的开放 。 2021年 , 支付宝第一次将“五福”面向商家开放 , 商家可以在自己的私域小程序里自行发福卡 , 承接平台中心化IP带来的流量效应 。 数据显示 , 首次参与福卡发放的1000个商家 , 小程序客流增长超300% 。 显然 , 跳出中心化活动会场后 , 五福已经是去中心化的玩法 。
当然 , 最重要的就是打造行业的解决方案 , 这也是支付宝打造服务业数字开放平台的初衷 。 据支付宝最新发布的数据 , 过去一年 , 平台累计向商家开放101个通用产品 , 1809个API接口 , 联合服务商为商家打造超400个行业解决方案 。 另外 , 通过免费开放近200亿流量激励 , 平均每天为商家小程序带去100万用户 。 加大对商家数字化经营、数字化服务商成长的助力 , 并基于平台开放基础能力 , 支付宝形成了“消费者-平台-服务商-商家”的开放体系 。
一切都在加速 。
回归产品 用德鲁克的话说 , “仅仅找到正确的答案还不够 , 更重要、也更困难的是 , 一旦做了决定 , 如何有效采取行动” 。 支付宝意识到 , 要想做好服务业的数字化开放平台 , 首先要做好产品 。
陈先达是支付宝生态产品的总经理 , 从这个title就可以看出 , 支付宝对于生态和产品的重视 。 陈是支付宝的三代、四代架构师 , 也是支付宝小程序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 , 在支付宝十多年 , 也是当年参与收钱码、平台商家账户体系的核心成员 。 他成为B端产品的“大总管” , 打破了以往不同业务条线之间产品割裂的格局 , 从商家视角出发 , 统筹平台的开放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