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日报探访“国之重器”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漫步“太空环境”|漫步“太空环境”,纳米材料打开新世界( 二 )


“2015年我刚来的时候 , 实验场地还没建好 , 这里还是个水塘 。 为了避免整栋大楼的低频震动给设备造成影响 , 我们就在水塘中挖了两个坑 , 放置水泥墩子来隔绝震动 。 ”李坊森回忆 , 当时设备安装调试任务重 , 场地刚刚建成时还没有空调 , 同事们在严冬接近零摄氏度条件下完成了设备安装调试 。 还有一次 , 管道始终无法抽成真空 , 大家排查各种技术原因后发现 , 原来是一只小蚊子在安装调试的时候通过玻璃窗爬进了真空腔 。 “其实我们在建设中还做了许多特殊设计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 仪器的精密度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差错 。 我有幸见证了一片荒地水塘变成如今的高精尖实验站的全过程 。 ”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探访“国之重器”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漫步“太空环境”|漫步“太空环境”,纳米材料打开新世界】经过反复研究、不断合作尝试 , 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已成为目前世界上该领域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研发平台 。 该技术路线已培育出第二代量子材料及器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成果 。
释放“聚宝盆”效应 , 成为产业“播种机”
“全息显示芯片、柔性太阳能电池、超高灵敏的感知探测器件……不久的将来 , 这些东西将借助纳米材料出现在普通人的生活中 。 ”张珽说 , 纳米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和效应 , 不仅渗透到能源电池、半导体材料、芯片、量子计算等领域 , 还将出现在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
科技基础设施是纳米科技创新的基石 。 2006年以来 ,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着手建设了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纳米加工平台、测试分析平台、生化平台4个集科研攻关与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技术平台 , 为纳米科技发展和相关领域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成为苏州纳米产业的“播种机” 。 “作为江苏的经济强市 , 苏州当时也希望建设一个体系化大平台来吸引高端人才与优势产业 , 填补江苏在大科学装置方面的空白 。 ”李坊森回忆 。
在张珽看来 , 平台如今已经成为了“聚宝盆” , 拥有对纳米领域高端企业与人才的集聚效应 。 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不只是一个真空互联的平台 , 更是一个成果互联的平台 。 “纳米领域最前端的研究人才都聚到这个平台互相探讨课题 , 交流先进成果 。 装置也面向全球开放 , 许多企业慕名而来 。 ”张珽介绍 , 平台会针对用户申请的课题组织论证 , 前沿基础领域的重大课题将被定义为A类课题 , 拥有较大力度的经费支持 。 目前平台约有220家用户 , 包括清华、北大、中科大等科研单位和一些行业头部企业 。
外界许多人前来寻求合作 , 但许多初创企业缺乏足够资金批量制备纳米材料怎么办?“他们会先来这里摸索工艺 , 利用真空装置检验材料的本征性质 , 走通工艺路线再去融资 。 ”张珽说 , 实验站相当于为这些初创企业提供了试验的机会 , 企业员工经培训后可以自己操作设备 。 而在深度合作中 , 实验站的科研人员会与合作方共同开发产品并给出专业建议 , 共享合作成果与知识产权 。 “国内许多龙头企业都已经和我们进行研发合作 , 在实验站布局其未来关键研发技术 。 ”张珽表示 , 这些龙头企业利用真空互联技术实现创新工艺并缩短研发周期 , 既为产品的成功上市加快进程 , 又能促进江苏形成全球有影响的纳米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 。
开辟纳米“新赛道” , 仍需“脑洞大开”
穿行在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里 , 采访人员发现现场的科研人员都非常年轻 。 据介绍 , 目前该平台有40多名专职科研人员 , 平均年龄30岁出头 。 加上共建团队的科研人员 , 这支队伍已经集聚了200多名高水平创新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