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新风向丨争当下一个苹果,AR供应链等待起飞( 五 )


野心勃勃的歌尔一直想做一个行业整合者的角色 , “创新者的窘境”定律之下 , 衍射光波导光学创业公司依旧有机会 。 有行业人士告诉36氪 , 歌尔在和某大厂AR项目的供应商竞争当中 , 光波导的光效表现并不出色 , 为此 , 这家厂商还给至格在内的几家创业厂商发了供应商编码 。
歌尔、舜宇等供应链大厂与初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所不同 , 供应链大厂竞争优势在于市场 , 管理、大规模量产 , 但衍射光波导初创企业的竞争优势其实是光栅设计本身 , 在技术创新上更有优势 , 米磊表示 。
“最终有一些(创业公司)还是会被收购掉 , 终局不会超过三家” , 王光熙向36氪表示 。
在国外 , 整合收购潮已经拉开序幕——2021年,Snapchat就斥资5亿美元收购了衍射光波导厂商WaveOptics;苹果此前收购了衍射光波导Akonia 。
“国内的消费级AR还在探索雏形 , 我觉得再过一年 , 国内的光学的格局基本上就清晰了” , 王光熙判断 。
第二波整机品牌涌现 , AR供应链有萌芽之势
水下的上游核心光学元件动作频频 , 下游涌现出了第二波AR整机厂 。
值得注意的是 , 当中有不少创始团队是手机行业的高管 , 其中包括曾经负责小米手机的夏永峰创办AR眼镜品牌蜂巢科技、前锤子手机合伙人吴德周创办AR眼镜品牌“致敬未知”、华为第一位首席科学家张慧敏创办的“奇点临近” 。
手机厂商出身的“高P”加速涌入行业之余 , 国内2017年以后成立的第一波AR眼镜品牌加速融资 。
2022年 , AR眼镜厂商Rokid就拿到了来自余杭国投在内的超过10亿元的三轮融资 , 估值达到10亿美金左右——Rokid成立至今的出货量大概三万台 。 此外 , 一些成立很久的AR整机厂商在2022年开始冒头融资 , 比如36氪此前报道过的DreamGlass , 获得由映宇宙投资的千万元Pre-A轮融资 。
除了融资 , 2022年AR初创企业在加速发布自己的首款新品 。 据36氪粗略统计 , 2022年有接近20款AR新品的发布 , 其中包括早期入局、面向toB的AR厂商亮亮视野、以及“李未可”这类虚拟人跨界选手 。 在光波导供应链技术成熟之前 , 各家在探索从骑行、听障等细分场景为切口 , 进行消费级AR眼镜产品的雏形探索 。
这不会是最后一波AR整机创业潮 。
手机的发展历史可以为AR的未来所借鉴 。 国内手机真正爆发 , 小米、OPPO、vivo都出现在苹果iphone4定义了智能手机之后 。 “创业公司粮草弹药有限 , 一旦产品定义出了错 , 最后都可能会被取代 , 苹果2025年发布AR产品之后还会有一波新的浪潮” , 一位投资人表示 。
整机的另一股强势力量是手机厂商以及VR大厂 。 步子最快的是OPPO , 不久前发布了采用树脂衍射光波导镜片的OPPOAirGlass2 , ;华为这边 , 不久前试水了用于观影的智能眼镜 。 36氪从供应链上多位知情人士了解到 , 尽管受到了高通芯片限制 , 华为的AR眼镜研发没有停过 。 “东西已经很惊艳了 , 但AR短期内不会那么快有产品化的想法” , 一位供应链人士表示 。
vivo这边 , 36氪了解到 , AR眼镜已经开启预研究;小米2021年发布AR概念机产品后 , 近期还在筹备一款应用自由曲面方案的AR眼镜 。 “手机厂商们目前的想法普遍是 , 暂时不会对AR投入太多 , 但是这个东西我们不能落后” , 一位接近手机厂商的供应链人士表示 。
36氪新风向丨争当下一个苹果,AR供应链等待起飞
文章图片
小米AR眼镜概念机
VR厂商们也在虎视眈眈AR这个市场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
行业的普遍共识是 , VR走得更快 , 但AR的市场空间更大 。 36氪从供应链上了解到 , 字节Pico此前在内部成立了AR部门 , 正测试AR机型 , 预计将在2023年Q2发布 , 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光学元件供应商有四家 , 其中包括至格、驭光、舜宇、鲲游 。 而Pico向供应链预订的订单量也略显激进 , 大概是5万-10万台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