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周有辉
编辑|彭孝秋
一家2016年差点陷入困境的公司 , 2022年却交出了接近60亿元的翻倍业绩 。
一门心思只做自己的生意 , 拒绝见投资人 , 拒绝融资 。 即使小米想进军这个市场 , 也需要专门投入研发力量绕开其专利布局 。
“圈内广为流传的故事是 , 某投资机构为了投进去 , 每年都会去拜访 , 但每次都被礼貌地回绝 。 ”
这家公司就是深圳南山的骨传导耳机厂商——韶音 。 36氪从多方信源获悉 , 韶音在2022年的营收可达50-60亿元 , 是2021年30亿元的翻倍 , 是2020年15亿元的约4倍 。
让行业也瑟瑟发抖的是 , 韶音几乎把所有专利都申请了个遍 。 只要做相关骨传导产品 , 都可能收到韶音的侵权律师函 。 哪怕请个网红做测评都会被告 。
高增长背后有高毛利 , 韶音毛利率达到70-80% , 产品客单价为100美金 。 一位骨传导耳机品牌创始人告诉36氪:“目前最高端的骨传导耳机成本大约在400-500元之间 。 ”即使在行情惨淡的华强北 , 唯一的一家韶音批发商中也盈利颇丰 。 比如韶音旗舰款OpenRun Pro , 柜台开出的批发价仅为840元 , 而韶音官网价格为1298元 。
对于今年的华强北来说 , 尤为难得 。 毕竟这里的商家也没有什么热销电子产品可赚 。 赛格电子市场虽有六层楼用作档口出租 , 但手机壳就占了满满三层 。
据36氪了解 , 韶音创立之初从代工对讲机耳机业务起家 , 直至2007年才转型做骨传导耳机 , 默默耕耘了十多年时间 , 其营收才开始经历连年的翻倍上涨 。
这相当于韶音在苹果TWS耳机“垄断”之外 , 卷出了一条新蓝海市场 。 作为对比 , A股共有5034家公司 , 2021年营收超过60亿元的仅有1145家 。 况且韶音又身处巨头环伺、增速下滑的消费电子行业 , 要找到细分机会、逆着大盘增长可谓难度加倍 。
但韶音押对了 。 其核心产品为5款骨传导耳机 , 最大的卖点是开放式不入耳 , 能让佩戴者听到外界环境音 , 同时也能享受音乐 。 从转型做品牌开始 , 韶音就一直围绕骨传导技术攒了大量专利 , 解决骨传导耳机才有的漏音和音质差两个核心问题 。
对于消费品来说 , 有核心技术不过是第一步 , 找对使用人群才是市场成功的关键 。 韶音找的使用场景是户外 , 它的产品并没有被摆在高端耳机的柜台中 , 而是出现在了三夫户外、迪卡侬这类专业运动用品店里 。 在疫情后掀起的户外运动热中 , 韶音更是业绩暴涨 。
迪卡侬门店中陈列的韶音
市场占有率方面 ,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 , 韶音以15.2%份额 , 遥居中国运动耳机市场第一 。 第二至五名分别为Bose、Beats、Sony和JBL等一众海外品牌 。 要知道 , 韶音中国区业务不过占到总体营收的30% , 还有40%的营收来自于消费电子行业的高地——北美市场 。 也就不难理解 , 韶音几乎等同于骨传导耳机了 。
创始人从体制内下海做工厂随后转型品牌 , 从消费电子血海中杀出一条细分赛道 , 甚至定义了一个全新的品类 , 最终率先吃到最甘美的果实....... , 这些标签无不代表着深圳公司独有的“草莽”特质 。
在渠道红利下滑之时 , 韶音这样的产品型公司显得尤为亮眼 , 36氪通过走访上下游公司及行业内投资人 , 试图找出其增长密码 。
一、小众技术养出大公司 如果没有韶音的推动 , 骨传导耳机的技术或许还将偏安一隅 , 只出现在消防救援或者战地前线中 。
- Redmi|Redmi 12C只卖699元:但支持双频WiFi 还有3.5mm耳机孔和TF卡槽
- 耳机|ThinkPhone移植经典小红点,硬核商务风
- 宝华微健新款真无线蓝牙降噪耳机:二代Pi7初评
- 无线耳机|咱就是说,真无线耳机市场现在竞争是真厉害!
- 蓝牙耳机|高科技耳机还防水,南卡小音舱颜值特别高,拥有较高性价比
- 造型惊艳,sanag塞那Z30S PRO挂耳式耳机体验
- 荣耀80 GT开年首销 京东下单限量赠AM113耳机
- 联想上线了一款无线降噪耳机——联想TC550|249元联想推出tc550无线耳机:25db主动降噪
- 拜雅榭蓝图2代耳机12月31日0点开售|拜雅榭蓝图2代耳机开售线控版8299元
- 耳机|DACOMG100,长期戴在耳朵上,不会有任何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