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传导耳机|定价超苹果,年入近60亿,这家耳机公司是如何崛起的?丨隐形巨头( 二 )


骨传导技术 , 顾名思义 , 是通过震动骨骼结构传播声音 。 而传统耳机不论入耳式 , 还是头戴式 , 都是以外耳道的空气作为传播介质进行设计 。
一个最简单的感知方法——用手盖住双耳再发出声音 , 可以感觉到大脑听到的声音与平时截然不同 。 对于消防队员或者军警来说 , 执行任务时需要听到外界环境音 , 也要能随时保持通话收音 , 所以骨传导耳机优势显而易见 。
这项技术在韶音进入之前 , 只被日本或韩国科技公司所掌握 , 后者不过将其当做有趣的声学实验 , 并未考虑落地为消费级产品 。 即便到了现在 , 骨传导耳机的定位仍被当做整体耳机市场的子集、消费者的“第二副耳机” 。
事实上 , 韶音在创立之初也只是作为工厂给B端企业代工各种对讲机耳机 。
韶音的三位创始人陈皞、陈迁和齐心都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 陈皞和齐心在创立韶音之前有短暂的体制经历和一次失败的印刷机械创业经历 , 而陈迁毕业先到了美国读博随后在华尔街干投行 。
2001年 , 陈皞、齐心决定重振旗鼓 , 在深圳成立韶音 , 选择代工对讲机耳机 , 原因有二:通信行业在高速增长、声音的振动和机械原理搭边 。 创始资金则来自于陈迁投资的4万多美元 。 直到现在 , 韶音仍然是三位创始人平均持股 , 各占33%的股份 , 陈皞、陈迁和齐心分别负责公司总体事务、财务和技术 。
对讲机耳机业务为韶音挣得了第一桶金 , 但代工制造的滋味并不好受 。
韶音的对讲机耳机在彼时虽然能做到年入一两千万元、做到亚洲地区规模最大 , 但仍要在接受下游客户不断压价 , 利润空间微末 。 对消费级产品的渴望则一直深埋于陈皞心中 , 基于骨传导技术 , 把对讲机耳机做成消费级耳机也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 2007年 , 韶音决心转型做消费品牌 。
不过 , 韶音向品牌转型的首要难关是难以转变的代工思维 。
韶音的第一代骨传导耳机在产品设计和渠道上都堪称一场“灾难” , 插头设计不是当时通行的3.5mm插头而是USB线 , 渠道层面仍然指望通过行业展会找到品牌商 。 这一切都沿袭了韶音旧有的代工思路 , 使得其产品距离消费者太远 , “我们根本没想清楚到底谁需要通过骨传导来听音乐 , 谁需要释放双耳 。 ”陈皞曾表示 。
2015年是韶音发展的分水岭 , 而在此之前团队一直在解决骨传导耳机才有的问题——体积大、音质差、漏音严重、像个大喇叭 。
在技术层面上 , 先是音质 , 后是漏音 。 入耳式耳机的音质表现有天然优势 , 因为它把耳朵堵住时 , 会和耳朵形成一个声学共鸣腔 , 会让音质体验很好 。
然而 , 骨传导耳机无法利用共鸣现象 , 声音单薄 , 并且频段范围较窄 , 保证通话可行但满足音乐远远不够 。 韶音在第三代产品才将原来的2000-4000Hz , 提升到100HZ~20KHz(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在20HZ~20KHZ之间) , 达到了音乐播放的要求 。
紧随音质问题而至的是漏音问题 , 更确切地说是“二次成声” 。 频段扩大、音量提高的骨传导振子也通过振动空气传播出了一定距离的声音 。 针对于此 , 韶音在扬声器上设置了引声孔模块 , 将产生于耳机内部与漏音相位相反的气导声引出 , 实现引出声波与漏音声波的反相相消 , 达到削减漏音的目的 。
直到2015年 , 打磨多年技术的韶音在indiegogo上发起了一场众筹 。 众筹产品Trekz系列摒弃了此前使用的高弹性塑胶 , 转用全钛材料 , 重量较上代产品减重40% , 做到了30g 。 同时还集成了韶音业已成熟的技术 , 例如蓝牙、扩频、降漏音和防水等等 , 最终为其筹得了近70万美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