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险|论相互宝的倒掉( 二 )


直接表现就是相较于商业保险的高保费,互联网互助平台能做到更低的分摊金额,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然而,随着互助规模的增加,行业性的问题逐渐显露。
本来“去中心化”是互联网互助平台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特色,但是互联网互助平台的最终解释权在于平台,用户别无选择,只能基于“信用”而相信平台。
若是某互联网互助平台停运,互助者在本平台的保障便不可持续,只能在互助平台之间切换;若是互联网互助平台全都关停,那么互助者的未来保障便不复存在。
一个保障产品,本身运营并不具有稳定性,而这与“保障”的初衷也是相违背的。
平台运营初期,互助者以相对健康的年轻人为主时,得大病的概率相对较小,赔付金额相对较少,分摊金额相对较小,模式尚可维持。
然而随着平台的渗透率下沉,亚健康甚至高病发率的人群占比逐渐增多,相对应的赔付金额开始逐渐提升,分摊金额也水涨船高。
健康的年轻人率先提出抗议,继而纷纷退出相互宝,他们的退出又加速了分摊金额的提高。
举例来说,相互宝刚推出的时候年分摊金额仅为2元左右,近期半月分摊金额已经达到7元左右,三年时间上涨了几十倍。
无疑,分摊金额的大幅上涨对互助者的体验是很不好的。这也是他们纷纷退出的主要原因。
商业保险|论相互宝的倒掉
文章插图
来源:相互宝,阿尔法工场研究院整理
二、变现模式由于互联网互助平台的保障并不全面,无论是重疾保额(最高30万),还是医疗报销保障(不保)都是不足的。
互联网互助平台其实是流量产品,吸引足够的用户之后再进行保险意识的宣传,最终落实到商业保险的成交。
根据《2020年网络互助行业白皮书》,有近80%的成员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68.4%的成员表示没有购买商业保险,更有12.93%的成员自述没有社保。
针对健康保障相对缺乏的人群,互联网互助平台可能是个不错的尝试,将互助者“暂无保护”的缓冲期保障起来,待保险意识提高之后再补充社保和商保。
这些低收入、低保障的群体有了互联网互助平台的初级保障之后,反而降低了他们对社保、商业保险的积极性。他们更容易将互联网互助平台当做自己唯一的保障渠道。
与之相反,那些收入尚可、有商业保险保障的群体加入互联网互助平台的初衷是附加保障,因为边际成本很低。
但随着分摊金额的递增,附加保障的边际成本也在提升。这部分互助者会认为自己在救济低保障人群从而使得自己的利益受侵害,存在不公平的情形,再叠加自身有一部分健康保障,促使他们退出互助平台。
有保障的互助者逐渐退出,带走了流量,增加了分摊金额;低保障的互助者依旧坚守,但却对商业险的推广贡献甚微。
面对如此尴尬的情形,互联网互助平台没有任何解决办法。缺乏稳定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是互联网互助平台真正无以为继的痛点。
既然互联网互助平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重疾风险,如此的重任就落在了社保和商业保险上。
三、真正保障性质的是社保和商业保险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机构去做,互联网互助平台是一种尝试,是一种补充,并不能真正依靠它实现风险转移,因为中间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首先,自愿参与性不可控。互助群体总数的不确定导致分摊金额不确定,而不确定本身就是一种风险。
其次,互联网互助平台的理赔合理性很难验证。毕竟不是专业保险机构,在流程管控和理赔认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