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这一届年轻人的年度情绪:emoha

社交平台|这一届年轻人的年度情绪:emoha

文章图片


2021 年 , 大概是简中互联网 emo 元年 。 不知何时起 , 深夜的朋友圈 , 从一排网易云变成了齐刷刷的“emo 了” 。
Emo 是 emotional 的缩写 , 在当代互联网语境可以大致理解为一种低落的情绪 。 万物皆可“emo” , “emo 的适用场景”大到失业、失恋、追星塌房、考试挂科 , 小到体重浮动、游戏连跪 , 而因为这些日常小事几乎人人都在经历 , 于是也就出现了“人人都在 emo ”的互联网奇景 。
情绪本身的尺度是丰富和微妙的 , 如今 , 所有复杂的低落情绪 , 沮丧、难过、低落、伤感、悲伤、遗憾……都被简化成了:emo。
为什么人人都在“emo”?
人人都在 emo, 是因为在互联网上表达情绪并不那么安全 , 甚至是羞耻的 。
近几年 , 但凡在社交平台上情绪外露 , 就很容易被网友视作幼稚、矫情、夜来非、没有分寸感 。 譬如“网抑云”被大肆嘲讽和打压 , 社交平台上谈论病情经常被质疑“装病” , “饭圈女孩”对爱豆情绪充沛的彩虹屁也常常被讽刺“咯噔”……
在互联网“同质化”的趋势下 , 人总在内化其他人对自己的审视和批评 , 当情绪表达总会伴随着一系列负面反馈 , 久而久之 , 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就越来越感到不安 。
“emo”的特殊性在于 , 它跳脱出自己的情绪本身来概括情绪 , 而不具体指向某一种过于私人的情绪和感受 , 让想表达而不敢表达的人能够放心地使用它 。 作为一个半调侃性质的流行词 , 它在“公共性”和“私人性”之间找到了一个交叉点 。 在此意义上 , “emo”叙事代表了一种折中和妥协的态度:在情绪化的时刻 , 依然要采取一种克制的姿态 , 不敢大喇喇地敞开情绪 。
看似情绪饱和的互联网社交平台 , 正在压缩人们情绪表达的空间 。
PNAS 上的一项新研究分析了 Google nGram 数据中 1850 到 2019 年出版的百万册图书 , 发现其中与“理性”相关的词汇(比如“决定”“结论”)在 1850 年之后出现了系统性的增加 , 而与“情绪”相关的词汇(比如“感觉”“相信”)则在减少 。 但这一趋势在 1980 年代出现逆转 , 2007 年之后这个趋势变得更加明显 , 这表明 , 在过去几十年 , 公众的兴趣从理性重新转向了情绪 。
但对情绪过分关注的直接后果之一 , 是对他人情绪的“信任破产” 。
他人的悲惨遭遇和负面情绪容易引起共鸣和同情 , 但随着利用同情心吸引流量变现的案例越来越多 , 许多感到被欺骗的网友杯弓蛇影 , 于是期待“反转”、攻击“卖惨”“流量密码”的声音也多了 。 今年初因病去世的 B 站 UP 主“墨茶 official”去世之前一度被怀疑卖惨骗捐 , 直到去世仍被怀疑“假死” 。 UP 主“心理咨询师朱铭骏”分享出自己的高位截瘫的真实经历、用嘴打游戏的日常 , 就时常被攻击“卖惨”“博眼球”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近几年的整体风向就是把情绪往私人领地赶 , 只允许在个人主页等私人领域自说自话 , 不允许在公共空间煽情 , 否则就容易变成“带节奏”“卖惨” 。 而流行词“emo” , 似乎是介于“忧郁”与“抑郁”之间的一个安全地带:既不至于显得无病呻吟 , 又不会被人误会自己真的有精神障碍 , 甚至加诸一系列“卖惨”的骂名 。
情绪饱和的另一个后果是 , “后真相”时代 , 鲜少事实和价值能够成为共识 , 讨论往往沦为情绪发泄 , 而无法真正达到“理客中” 。 越来越多人对这种现状感到不满 , 试图用一种形式化的“理性”语言来包装自己的看法:“有一说一”“不予置评”“个人认为” , 诸如此类 , 既是出于“求生欲” , 也侧面反映出了如今人们对公共议事的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