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 ChatGPT 会取代什么,已经没有意义了
文章图片
让AI帮我遮眼特约作者:王汉洋
*本文作者为《晚点聊》《怪物尚志》主播
封面为DALL·E创作的末日下的蒙娜丽莎
如果你关心技术 , 那么此刻应该已经读了好几篇关于AIGC的文章了;如果你不关心技术 , 应该也不会点开这一篇 。 不浪费时间 , 让我们现在就聊一个问题:在创作这件事上 , 人和机器的差别何在?创作者的意图如果机器可以比人类更快的绘画、更高效的写作、更少错误的编程 , 那我们作为人还需要继续创造吗?交给机器去创作新的图画、文章、诗歌、程序难道不是更好吗?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 这是一种常见的叙事:机器是为了在某方面取代人而生的 。 「取代」是一个中性的概念 , 机器代替人类排爆没人会自己工作被抢了;但如果电脑可以比画师更快出图、比采访人员会更快写稿 , 就是另一个维度的问题了 。 人 , 不论是什么人 , 都会在自己的人生中渴求创造一些属于自己的印记 。 我们通过创作来反映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 即使是一条朋友圈也要与众不同 。 所以当现在的机器能画图、写作之后 , 人类还特殊吗?如果机器对我文章的标题起的比自己还好 , 那要我还有啥用?
文章图片
DALL·E对《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背景进行扩充即使机器比现在更强大 , 作为创作者的人类依然有最独特的价值:意图性 , 一种强烈的意图性 。 就是说 , 作为创作者的人 , 在脑子一定有一个目标、希望、幻想甚至是空想——但他/她在试图用创作去达到那个彼岸 。 而这恰恰是机器最缺乏的地方:机器没有意图 。 就算(目前水平的)机器有一天毁灭了人类 , 它大概率都不是故意 。 AI的作品所表达的是它所学习到的事情 , 而非它想表达的事情 。 AIGC可以画一幅精彩绝伦的作品 , 但它并没有凭空画这幅作品的「意图」 。 一定是有一个人有让机器作画的「意图」 , 这个作品才能诞生 。 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 , 让我来举个例子 。 我的人生有几个恍然大悟的瞬间 , 这是其中一个:你已经会摄影了 , 那你为什么要摄影呢?实话实说 ,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 所以我决定暂时放弃作为艺术的摄影 , 仅仅是把它当做日常图一乐的爱好 。 问出这个问题的人 , 是一名叫Tianxi的艺术家 。 当时是2019年 , 我正在做一个拍摄中关村的艺术项目 , 可拍了四年 , 感觉所拍摄的那些照片换任何人都能拍出来 。
文章图片
Tianxi的问题是最后一根稻草 。 如何找一个机器人每天在中关村溜达 , 都能有差不多的照片 。 那么为什么要我拍呢?我在这个创作上 , 并没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意图 。 如果仅仅是「拍摄中关村」这件事 , 我是可以被机器所取代的 。 我在这件事上没有一个必须强迫自己创作的猛烈意图 。 这种意图是某种艺术死磕的决心 。 艺术家朋友说死磕是一种「宁可饿肚子 , 也要搞艺术」的创作冲动 , 无论如何都要实现目的的意图 。 也有人将其称之为创作者的「狂气」 。 但有些事情我是有强烈意图的 。 比如这篇文章 。 我希望可以和你一起探讨究竟在AIGC的时代 , 人的创作究竟有哪里是特殊的 。 这就是我写作的意图 。 而如果我们问「人类的创作和AI比有什么区别?」 , ChatGPT会给出这样的回答:人类的创作和AI的创作有很多区别 。 最显著的区别是 , 人类创作是基于人类创作者的感性和想象力 , 而AI的创作是基于它所接受的训练和数据 。 此外 , 人类创作者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 并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进行创作 , 而AI创作者则不能这样做 。 此外 , 人类的创作过程通常更加不确定和模糊 , 而AI的创作过程则更加精确和可预测 。 人类的创作过程可能会经历许多反复和曲折 , 而AI的创作过程则更加线性和顺序化 。 总之 , 人类的创作和AI的创作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 , 但是它们都能为我们带来极大的价值 。
- |什么手机你用了第一次就会上瘾呢?是iPhone 14 Pro Max的灵动岛?
- 刘强东|为什么K60宇宙会如此受欢迎? 浅析Redmi对用户需求的真正洞察
- 内存条|你在DIY电脑时会怎么选择内存条
- 无线电波|苹果开倒车?明年的iPhone15会砍掉Plus版,重拾mini
- 一加科技|音乐发烧友又有新选择了,一加Buds Pro 2会跟着一加11一起到来
- 三星|加强粉丝文化建设,聚焦服务体验升级,魅友大会2022圆满落幕
- 机器人|技术积累才能实现产品迭代,OPPO全新四足机器人亮相未来科技大会
- 唯品会|外媒眼光敏锐!发现国内有了新变化,阿里唯品会等扮演新角色
- 都柏林圣三一大学的科学家们认为|我们的大脑会做量子计算吗?
- 在小米13系列的发布会上|小米mixfold2至尊套装礼盒售价13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