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干货|智能财务理论、标准与人才培养 | erp( 六 )


2018年12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联合金蝶软件、元年科技、中石油成立智能财务研究中心。2021年10月,中心升级为智能财务研究院。三年来,十多家极具行业代表性的机构加入,成员构成更趋于综合、多元、合理,研究人员数量已达到341名,来自高校约占21%,来自软件类企业占12%,约67%的来自于其他企事业单位,研究力量不断增强。

智能财务研究院是在体制和机制上的大胆尝试与创新,它是“无行政级别、无学科边界和无组织边界”的“三无”研究院,灵活高效。研究院实现了虚拟和实体的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

无组织边界的新机制激发了研究团队和合作伙伴共同推进研究,推进中国会计行业的进步。两年来,智能财务研究院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智能财务研究院具有前瞻性、整体性和开放性,无学科边界和组织边界,未来必须要由松散、灵活向有序、集聚、高效转变,有必要建立健全研究人员考核激励机制,高效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和业务活动,多出好的研究成果,促进研究院的持续高质量发展,适应高度不确定性、颠覆性创新频发、迭代速度极快的外部环境。

研究思路与方法方面,通过分析研究人员的需求表明,研究人员希望借助智能财务研究院高大上的平台,获得学习培训与指导的机会,参与相关活动和课题研究,提升科研能力,发表论文,获得职业发展契机,了解前沿知识,与业界精英交流等。

研究思路设计方面,借鉴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及其他智库考核管理办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获得考核指标相关关键信息;综合运用几种绩效考核工具的优点,基于OKR理念尝试建立研究人员简洁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易操作的考核模型。

其中OKR是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它的适用场景包括:在新领域下,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需要所有成员共同描绘、创造未来,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找到突破性的方法;在数智变革时代,需要更快速地做出反应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动态的内外部环境需要组织不断创新,更需要组织成员之间、团队之间能够高效的协作。

本次研究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对研究院和研究人员的目标及需求难以精准把握,需要站在研究院和研究人员的角度进行综合考量。

二是与科技智库的兼职研究人员相关的考核指标文献较少。

三是研究人员分布广泛,难以做到全面调研与访谈。四是关键考核指标的确立、指标权重的确定存在困难。五是对研究人员的日常管理、参与相关活动的过程以及科研过程,难以衡量与考核。

经整理分析相关访谈问题的结果,在申请加入智能财务研究院的主要想法方面,在受访谈的46位研究人员中,自我能力提高占比最高为59%,其次是探索学习智能财务新知识,占54%,再次是研究智能财务方面的课题占52%。谈到与其他专家交流的仅占访谈人数17%。

成为智能财务研究院研究人员后,对自身发展需求方面,其中自我能力提高占比最高,达52%,参与智能财务方面课题研究占35%,探索学习智能财务新知识占22%,与其他专家交流仅占7%。

资源支持方面,希望获得培训学习资源的占比最高,达67%,其次是获得课题参与研究的机会占50%,获得物质和精神激励的占26%,获得参与调研机会的占20%。对研究院和研究人员的持续发展的意见建议方面,74%的受访者建议提升研究人员和研究院的研究能力,仅有11%的受访者建议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