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研究院 | 2022年中国功能性护肤行业洞察报告

功能性护肤是指跟据自身皮肤状态和需求 , 有针对性地使用特定护肤品的护肤行为 。 目前 , 我国功能性护肤产品大致可分为三类 , 分别为专门针对敏感肌、痘痘肌等特定肤质人群的皮肤学级护肤品、针对保湿美白等特定皮肤诉求使用的功效型护肤品和常用于医美术后修复的医美级护肤品 。
36氪研究院 | 2022年中国功能性护肤行业洞察报告
文章图片
1、发展环境发展阶段:中国功能性护肤行业进入爆发期 , 国货品牌崛起
1998年 , 薇姿、雅漾等国际品牌相继进入国内并打通了药店、药房等销售渠道 , 开启了中国功能性护肤蓝海市场 。 其后十年间 , 中国功能性护肤行业稳步增长 , 品牌营销方式以电视、软文营销为主 。 2009-2014年为行业瓶颈期 , 各品牌销售额增速放缓 , 纷纷开展渠道转型 。 2014年起 , 随着移动互联网形式多样化 , 中国功能性护肤行业迎来突破 , 进入爆发期 。 这期间除传统的电视广告营销外 , 各品牌更加注重线上流量的获取 , 积极参与社媒营销、直播带货等多种营销方式 , 布局小红书、抖音等平台 , 推动了行业快速发展 。 在此过程中 , 国货品牌强势崛起 , 凭借其优质产品及多元化零售渠道抢占市场 , 实现了品牌出圈 。 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 , 2014年至今 , 国产功能性护肤品牌市占率由10.7%上升至27.3% 。 目前 , 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在化妆品市场占有率虽不断提升 , 但总体渗透仍处于低位 , 受益于消费者护肤需求升级和护肤理念转变等趋势 , 未来我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地位将逐步提高 , 有望成为护肤品黄金子赛道 。
政策护航:监管政策频繁出台 , 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在国家鼓励自有品牌发展的大环境下 , 化妆品原料创新也受到国家的支持 。 2010-2019年间 , 仅有翅果油等4个化妆品原料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 。 2020年 , 药监局公布了4个可被用于化妆品生产的新原料 , 此举无疑对中国化妆品原料创新有积极作用 。 同时 , 国家对于功能性护肤品监管也更加严格 , 以更全面地保障消费者权益 。 2021年1月1日 ,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同年5月《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也开始施行 , 强调对已经取得注册、完成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实行3年安全监测制度 , 并且自2022年1月1日起 , 化妆品应当依据相关要求在注册备案时上传功效测试报告 。
36氪研究院 | 2022年中国功能性护肤行业洞察报告
文章图片
2、发展现状产业链现状:品牌商专注于产品研发等高附加值业务 , 占据产业链核心地位
(1)产业链上游 。 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供应商及代工厂 。 其中 , 原材料供应商负责提供护肤品基础原料或供应商专利原料 , 包括活性物、保湿剂、油脂等 。 目前国内原料供应商以基础原料生产为主要业务 。 由于高阶性活性物等核心原料对研发技术及制造工艺要求较高 , 我国多依赖于国外原料供应商 。 代工厂则分为OEM和ODM两种模式 , 负责为品牌商进行前期产品规模化加工生产 , 属于低附加值环节 。
36氪研究院 | 2022年中国功能性护肤行业洞察报告】(2)产业链中游 。 产业链中游主要是功能性护肤品牌商 , 品牌商凭借在生产模式、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优势及高市场集中度特征 , 处于产业链核心地位 。 目前我国功能性护肤品牌商多采用委托加工模式 , 将利润率较低的规模化生产环节委托给代工厂 , 品牌商则专注于产品研发等高附加值业务 。 由于功能性护肤品更注重产品质量与功效 , 研发周期与研发投入都高于普通护肤品 , 由此建立的行业高门槛增加了消费者的信任度 , 也提升了品牌商的后续盈利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