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颜小二描述哲学和文学
地图/网络
太早拿走?(武汉话,你吃过早饭了吗?)
七撇,七撇一碗热干面 。(武汉话,吃,吃一碗热干面 。)
“太早”在武汉话里是“吃早饭”的意思 。武汉人早餐丰富,有细粉、圆粉、热干面、蒸饺、豆皮、面窝等 。其中“武汉热干面”最出名,最受武汉人欢迎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武汉早餐谭
说起武汉热干面,就不得不提“蔡林记”,这是武汉热干面里的老字号 。是遗产吗?没关系 。蔡热干面虽然是极具时代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也是与时俱进的 。这两年,我们在热干面看到了网上卖的“干粮版” 。现在看来,热干面里上线的“湿粮版”就要和我们见面了 。
不知道,除了喜悦,还有一丝焦虑 。如果热干面变成了类似方便面的东西,变成了几包酱的“方便食品组合”,那还是下面师傅精心烹制的蔡林佶热干面吗?如果这种更新只是简单的食材和酱料的“复制粘贴制作”,这种制作无疑会有更多的“匠心”和更少的“匠心”,已经失去了工匠“精益求精”的灵魂 。
文章插图
回顾过去,普通人每天早上都能看到的普通早餐——蔡热干面,曾一度成为武汉典型的特产美食,但年纪这么大的蔡,却曾因“链”而重重摔倒 。回顾“连锁”历史,那是蔡热干面配方“低质抄袭”的时代 。对于老品牌来说,在同样的复制粘贴下,经典的“工匠之魂”还在吗?它不见了 。
精益求精的匠心,从来不是死板重复的,而是在保留特色的同时,日复一日的改进和提升 。凭借独特的匠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焕发无限生机 。
亲爱的武汉朋友们,你们记忆中最美味的热干面是代表中国风味热干面的那碗记 。还是路边五六平的小店老板独有的里根面?作为武汉人,经典和难忘的回忆都属于后者 。我不知道这是我的不幸还是蔡的无奈,也许两者兼而有之 。
文章插图
1、蔡林记热干面的兴起,与连锁下的“低质复制”风波热干面在武汉当然不止是“蔡林记”,但蔡林记却是一个著名的招牌,一度风靡武汉街头 。在没有分店的时候,武汉三镇的人听到这个消息,来到汉口的采莲记面馆吃面 。蔡的好名声和大招牌都是来自于人们对它的认可,这是众所周知的 。事实上,正是这位运筹帷幄的大师的化身征服了食客的味蕾 。
但是自从”
连锁”之后,蔡林记连锁店便一家一家消失,这家百年非遗的武汉热干面老品牌,一度也曾面临“生死”威胁 。为了让叙述更饱满些,我们先来看看蔡林记的兴,再来聊聊它曾遇到的大坎 。
文章插图
蔡林记店铺老照片
关于热干面的源起,流传着好几个故事版本,这里说说其中一个与蔡师傅有关的 。1928年,有一位擅长面食的师傅从从黄陂县乡间来到汉口,他叫蔡明伟 。一开始他卖的也不是热干面,而是面条,因为他卖的面条分量足、配料全,于是他的生意越来越好,而人们吃完早饭一般都是急着学习或者工作,所以他必须动作麻利,渐渐的,他觉得忙不过来 。
于是这位蔡明伟就想着如何节约时间,做出好吃的面条来 。他在钻研之下,还真给他摸索出了一个办法 。他在前一天晚上将面条煮到七分熟左右,然后淋上一些香油,放在案板上上凉一凉,第二天早上做面条的时候,只需要在热水中烫一烫,捞出之后配上芝麻酱、胡萝卜丁等配料,加以搅拌,就能成为一碗香面条,这种面一开始被蔡明伟称为“麻酱面”,渐渐的,就变成了现在的“热干面”了 。
文章插图
至于蔡林记如何兴起成为武汉热干面的一个象征性品牌,这当然没与蔡明伟分不开 。因为早年的辛勤,蔡明伟渐渐有了一些积蓄,于是他便和自己的弟弟在满春路口租了一个铺子,因为兄弟两个姓蔡,同时铺子门口有两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就像兄弟两个一样,双木成林 。他们便给铺子取名蔡林记,主要是期待店铺能够和这大树一样,“枝繁叶茂”,生意兴隆 。
依旧是因为二蔡兄弟的热干面分量足、配料全,口味独特,二人店铺生意越来越好,店里人来人往,蔡明记热干面的好名声也越传越远 。据说当时武汉三镇的人因为听到蔡林记的名声,穿越人海,都要来尝一尝这传说中的美味热干面呢 。
生意越做越大,蔡林记开始了“公私合营”模式,店面面积扩大,有240平方米之多,生意最火爆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四五百斤面条 。
文章插图
蔡林记店面老照片
但曾经如此火爆的蔡林记,却在2000年时的一场“连锁风波”中,狠狠摔了一跤 。2000年时期,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连锁店在武汉生意火爆,这样让蔡林记当时的管理者产生了将武汉热干面打造成“中式快餐”的念头 。2000年4月1号,汉口蔡家天和武昌司门口的首批蔡林记连锁店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几个月之后,蔡林记不仅出现在武汉街头,连宜昌、十堰街头,都能看到蔡林记的身影,连锁店数量很快破百 。但这些连锁店并没有坚持太长时间,有的因为质量不好,有的因为经营不当,蔡林记连锁店纷纷倒闭,2005年的时候,蔡林记的连锁店只剩下30多家 。
如今的武汉人再提起蔡林记,可能并不陌生,但眉间也大抵不会露出过去人们穿越人海也要吃到美味时的“一抹惊艳” 。并且就现在来说,要武汉人说哪家蔡林记是“真的”,确实还得斟酌斟酌,这何尝不是蔡林记的悲伤呢?挂着蔡林记的招牌,美味名声在外,入口却是名过其实的“失望”,到底是人们的味蕾太“挑剔”,还是吃到了“假蔡林记”,还是说这是“低质复制”之下的非遗之悲呢?
文章插图
2、在这个不缺复制的年代,蔡林记热干面,不该成千篇一律的“方便面”我还记得当年在电视上看到汪涵拍的一个关于“老坛酸菜牛肉面”的广告,里面有一句经典的台词:
“有人模仿我的脸,还有人模仿我的面 。”
台词朗朗上口,也一语戳中经典沦为庸常的“痛点”---“模仿” 。
委婉些是“模仿”,说直接一点,更像是“复制” 。
“美味”的“美”中,还有舌尖因难得快意带来的愉悦 。如果这种“难得快意”成了生活里的“庸常”,何美之有?
网络时代之下,掩盖住“酒香”的,不再是所谓“深巷”,而是对“酒香”的复制 。机械的复制粘贴之下,“难得”成了“庸常”,“工匠”成了“复制粘贴手”,这是经典的“悲伤”,还是“工匠之死”?
文章插图
在一篇宣传“武汉非遗秀”的文章当中,蔡林记传承者“王永中”说的一些话让我有些欣喜,同时又有些遗憾 。
他说:“老字号需要不断进步来满足现代他的需求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推陈出新,就是对传统最好的传承” 。这段话让我欣喜,我看到老字号传承者在顺应时代的改良中,对“独特灵魂”的“精诚守护” 。
文章插图
而后,我又有些忧愁,因为蔡林记为了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推出鲜食版热干面,他们介绍,这一款热干面不同于线上售卖的干食版,与门店口味相差无几,还可以带回家,对顾客而言方便许多 。
我依稀记得当年去超市购买方便面的时候忽然发现了包装得宛若“高级泡面”的“热干面”,感叹了一句,热干面也能出干食版?买回去,按照步骤做好,没吃几口就扔掉了 。同样的价格,我想我更愿意选择去店铺让师傅为自己现做一碗撒上红色胡萝卜丁和褐色芝麻酱,再加上一点葱花热干面,还是豪华版 。因为自己实在不愿意吃热干面吃出泡面的感觉,吃得“敷衍”,吃得“将就” 。
文章插图
什么时候我们会选择吃方便面?大概是加班到午夜肚子饿得咕咕叫,将就填一下肚子的时候 。
什么时候我们更喜欢吃热干面?一日之计在于晨,需要唤醒一天活力的时候 。
同样是面,武汉热干面可以成为代表一方美食特色的“经典”,甚至武汉热干面的一个品牌---“蔡林记”能成为非遗老字号,但是方便面可以吗?老坛酸菜泡面可以?
当然,方便面却是很方便,个人十分感谢不断改善味道、推陈出新的方便面,能贴心改变自己,以此帮助我们节省出时间,让我们得以创造更多财富,继而有余力享受自己的生活 。
享受舌尖上的非遗亦是享受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为方便而生的干食版/湿食版线上型蔡林记热干面,能给多少人带来舌尖上的愉悦呢?可能还比不上路边一家五六平方里朴实无名小店,老板端上的价值5、6块大碗热干面,来得美味 。
文章插图
在这个不缺复制的年代,蔡林记热干面,不该是千篇一律的“方便面” 。
3、商业化下的蔡林记热干面,如何留住非遗老字号的“工匠灵魂”自武汉爆发的疫情,让武汉备受关注,疫情之中,一张“生病热干面”的图片,曾经感动了许多武汉人,与此同时,也炒热了热干面 。而作为武汉热干面的代表性品牌---蔡林记,也以非遗的身份,重回人们的视野 。
但是,回顾蔡林记兴衰史,非遗是非遗,可是非遗该如何继续发展?我们应当如何增加非遗的生命力?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
有时候,一腔热血仅仅只能是一腔热血而已,情怀可以延缓“死亡”,但却难以解决“逆境” 。武汉热干面虽名声在外,但蔡林记品牌的生存之路,依旧艰难 。
文章插图
“蔡林记”嫡传第二代蔡汉文和他制作的蔡明伟雕像
商业化之下,蔡林记顶着“非遗”光环,宛若和方便面生产模式一样,用编程调好配方,在机械的轰隆声中进行“自我复制”,这种“自我复制”之下,蔡林记热干面中作为武汉非遗的鲜活工匠灵魂,还在吗?机械之所以是机械,因为它们虽然可以完美“复制”,但却无法产生“灵魂” 。
只要我们输入好编程,电脑也能写“书”,但能冠上“好”字的经典“书籍”,还得出自那用灵魂低语的鲜活生命之手 。非遗的传承,也是一样的道理,毕竟它从来不是切实规定了方圆的物质,它比“物质”灵活,却有超越物质形体的“坚持”,而这“坚持”背后,我们总能看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坚持的是什么,是“特色”,与复制粘贴无关的那种寓有内在灵魂之精益求精的特色 。
始终觉得,武汉热干面能够成为代表一方特色的小吃,在于它平凡中有独特的特质,它很平凡,武汉大街小巷的每一家早餐店中,基本都有一种面条叫“热干面”;但它亦十分独特,因为每一家无名的小早餐店老板做出的“热干面”,都有不同的味道,都承载着一片区域武汉人的一段独特时光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难以看到“精益求精”的灵魂 。那么作为武汉热干面的代表“蔡林记”,作为人类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妨“任性”一些,不要割舍自己的“特性”来满足快节奏时代下所谓的“便利生活” 。与其将更多精力放在如何研究线上售卖之下“复试粘贴”得更真实,不如多下功夫踏踏实实磨练精益求精的工匠灵魂 。
90多年以前,蔡明伟迎合人的肚量和味蕾,研制出了量足料全的热干面,90多年之后,蔡明记的传承者应当如何延续先祖辉煌呢?我想,利用机械对线下味道以口味减损的代价,以“复制粘贴”模式,发展到线上,无论是做出的产品是干的还是湿的,这种“自损”的做法,可能也并非良策 。
文章插图
要知道,追求“便利生活”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生活质量 。处处是“便利”的生活,降低品质之下的“便利”,何以提高生活质量?随着便利一同降低品质的“非遗”蔡林记,最初以“味蕾”征服人类,现在又放弃“味蕾”上的独特体验,去贴近所谓“便利”?本末倒置之下,“复制粘贴”之商业化下的非遗,还剩多少工匠灵魂?
#一起来做传承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蔡林记为什么不能加盟,蔡林记热干面加盟费多少钱】期待点赞,欢迎唠嗑~
- 笔记本散热器哪个好
- 注册制的股票为什么不能买,创业板注册制股票一览表
- 学会8种查询方式 查看对方微信聊天记录软件
- 我们为什么要二次创业,二次创业精神是什么
- 为什么要开甜品店,创业甜品店的理由
- 叮叮日记女友 小鹿叮叮创始人
- 本文转自:央广网央广网兰州12月13日消息(记者邸文炯)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第四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圆满落幕
- 小兔奇遇记写话,小兔脱险记
- 找对象学历重要吗?为什么?
- 企业融资的原因,企业为什么需要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