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开发|2021年中国零售业10大事件 | 灵兽出品( 四 )


由于自己开店拓展会花费大量时间 , 若收购区域本土企业再整合 , 将大大缩短时间 , 也有利于深耕当地本土市场 , 深耕才能够更了解你的消费者;足够多的网点和密集度 , 才能够降本增效 , 形成规模优势 , 让对手无插足之地 , 也更有利于自身供应链的打造 。
未来将有更多的超市业绩承压:一边是 , 区域零售商选择与互联网公司合作 , 建设并强化全渠道能力;另一边是 , 国内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通过并购逐步发展壮大 , 一步步地从地方性零售企业 , 跨区域发展成为全国性零售企业 。
6
苏宁险遭破产
苏宁的转折点发生在今年7月 。
当时 , 苏宁易购为解资金困境 , 宣布引入战投 , 实现混改和增信 。 江苏、南京国资联合阿里、小米、海尔、美的、TCL等多元资本共同组成新新零售基金二期 , 以5.59元/股价格 , 受让张近东等转让方合计16.96%的苏宁易购股权 , 转让价款达88.3亿元 。
转让完成后 , 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淘宝中国、新新零售基金二期为苏宁易购前三大股东 , 分别持股20.35%、19.99%、16.96% , 三方持股比例相当 。

而掌权苏宁30年之久的张近东退位 , 苏宁进入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如果不是这一则澄清公告 , 恐怕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 , 在经历了重大变动后的苏宁易购 , 还是如此的艰难 。
临近年底 , 媒体上又传出了“苏宁将于12月底破产”的传闻 , 虽然苏宁及时在微博上发布了澄清 , 却难掩经营上的困境 。
透过苏宁前三个季度的财报看到 , 营收和净利润等关键指标并不乐观 。 苏宁则解释 , 受到6月以来持续的流动性严重不足的影响 , 公司核心电器3C业务的库存商品规模创历史最低值 , 销售规模急剧下滑 , 进而带来了经营业绩的大幅度亏损 。
甚至还坦言 , 2021年的第三季度是苏宁易购三十年发展历程中最艰难的时期 。
除了业绩巨亏之外 , 目前苏宁还面临着一个大问题——巨额债务 。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 , 目前苏宁的负债总额高达1412亿 , 资产负债率达到了67.34% , 其中一年到期的流动负债为128.6亿 , 短期借款为242.7亿 , 而其账上的资金仅为173.5亿 。
对于苏宁来说 , 要做的就是尽快减轻债务负担 , 轻装上阵 。
7
外资零售频频关店
在经济新常态和疫情叠加的双重影响下 , 外资零售也难独善其身 。
据不完全统计 , 2016年至2020年 , 沃尔玛中国关闭了约80家门店 , 截至今年9月 , 沃尔玛大卖场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从年初的403家降至378家 , 减少了25家 , 近期 , 沃尔玛又有新的门店关闭 。
按照沃尔玛的解释 , 其关店的原因也都离不开“租约到期”这一因素 。
而常与沃尔玛相提并论的家乐福今年以来 , 也关闭了众多门店 。

无论是国内零售企业 , 还是外资零售 , 闭店早已不是新鲜事儿 。
加上最近两年的疫情持续 , 全球大通胀导致百姓消费水平严重下降 , 各行业均处低迷状态 , 国内房租成本也持续增长 。 甚至有一种声音认为沃尔玛无法适应中国 , 或者被电商打败了 , 所以才会不断关店 , 这个说法未免有些以偏概全 。
过去的数十年间 , 沃尔玛已经洞察了中国零售业 , 对中国零售业未来以山姆会员店的形式存在 , 而非大卖场 , 因此 , 它的关店 , 并不是完全无法适应中国市场 , 而是希望更快适应中国 , 用更多的山姆会员店抢占制高点和会员 。
在中国的零售市场 , 是否有沃尔玛不重要 , 重要的是消费者更愿意接受沃尔玛的哪一种业态 。 这是沃尔玛的“转身”布局 , 而关店现象也不能从表面分析 , 当传统零售业日渐式微 , 沃尔玛自然不能迅速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