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回应“钱学森之问”,“拔尖计划”仍需努力( 二 )


虽然有“计划”之名 , 但教育部并没有对入围大学规定统一的培养模式 。 不过 , “拔尖计划”材料中有几个常出现的关键词 , 如挑战性课程、学习共同体和本科生科研;同时 , 各校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科研报国的精神和人文情怀 。
刘继安说 , 普遍来讲 , 各试点高校的“拔尖计划”聚集了一批一流师资 , 形成了一流师资引领的教学和培养团队 。 为了促进拔尖学生的深度学习 , 充分激发拔尖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力 , 各高校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 开设有挑战性的课程 , 采取以讨论为核心的小班化教学方式 。
“拔尖计划”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 是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参与科研训练 , 并给拔尖学生配备导师 。 比如清华大学物理班建设有冷原子物理、量子输运、量子计算、功能薄膜、角分辨光电子谱、电子动量谱等6个“清华学堂物理班科研实践基地” , 为学生提供自主科研探索的实验平台 。
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也是“拔尖计划”中重要一环 。 李曼丽在前述研究论文中指出 , “拔尖计划”实施以来 , 各个学校一直积极拓展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 , 搭建多元化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一方面 , 让国际人才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另一方面 , 鼓励学生到国外顶尖学校交流学习 。
仍需完善拔尖人才培养环境
刘继安说 , “拔尖计划”1.0聚焦在基础学科领域 ,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培养了一批以学术为志业的优秀人才 。 但是在“拔尖计划”施行过程中 , 也有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
从学分和课程设计上来说 , 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还不够 。 “给学生的课太多太满 , 他们很难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探索 。 本科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他们有极大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 因此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 让他们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 。 ”刘继安对中国科学院大学一名学生的求学路径印象深刻 。 2015级化学专业的盛男同学 , 修读了物理学双学位 , 曾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 。 基于科研兴趣 , 他在多个课题组都参与过科研实践工作 , 目前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 “在多个学科里转了一圈 , 最后他确定了自己特别喜欢、未来想要从事的研究方向 。 ”学校宽松的专业和选课政策以及本科生科研训练机会 , 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 , 帮助他们获得学科交叉融通的能力 。
给“拔尖计划”学生设置的课程要有挑战性 。 “创新更多发生在学科交叉领域 , 学校可以给‘拔尖计划’学生多提供一些多学科融通课程 , 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不同学科范式 。 这样的课程设计起来非常难 , 需要不同院系老师的投入 , 特别需要智慧、有效的组织协调 。 ”刘继安说 , “这对高校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
刘继安认为 , 培养拔尖人才的重点 , 首先在于甄别和筛选出具备天赋和很大发展潜力的学生 , 要开辟特殊通道 , 给这些学生提供因材施教的环境和资源 , 支持和引导他们发挥天赋 。 在中考、高考之外 , 也要为拔尖学生的选拔与培养提供通道与发展路径 , 使他们的天赋不被埋没 。
拔尖人才培养 , 并非起于本科阶段 , 更不可能终于本科阶段 。 要让拔尖人才顺利脱颖而出 ,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与贯通非常重要 。
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尝试 。 比如美国众多国家实验室在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同时 , 普遍设置了各种面向中小学师生的计划;大学在高中设置先修课程和衔接课程 , 暑期开放大学实验室 , 让中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 刘继安说 , 在与基础教育衔接、联通的过程中 , 高校也可以发现那些有科研热情和潜力的“好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