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回应“钱学森之问”,“拔尖计划”仍需努力

创新更多发生在学科交叉领域 , 学校可以给“拔尖计划”的学生多提供一些多学科融通课程 , 帮助他们学习和了解不同学科范式 。 这样的课程设计起来非常难 , 需要不同院系老师的投入 , 特别需要智慧有效的组织协调 。
——刘继安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采访人员 张盖伦
近日 , 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2.0基地名单 , 89个基地入选 。
根据此前的布局 , 2019年到2021年 , 教育部会遴选建设260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包括190个左右的理科基地、60个左右的文科基地以及10个左右的医科基地 。
【学生|回应“钱学森之问”,“拔尖计划”仍需努力】这些基地的建设目的很明确——着力培养未来的杰出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 , 提升国家硬实力、软实力和健康力 ,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人才基础 。
“拔尖计划”已启动十余年 , 并进入了2.0阶段 。
然而 , 如何甄别出拔尖人才 , 如何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 仍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 。
97%的“拔尖计划”学生继续深造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回应“钱学森之问” , 教育部于2009年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 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9所高校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建立了一批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 探索高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体制机制 。
拔尖 , 是对“拔尖计划”学生的要求 , 也是对人才培养方向的界定 。 但是 , 什么叫拔尖?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刘继安做了多年创新人才培养相关研究 , 她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 对拔尖人才的定义并非是单一维度 , 根据对诺贝尔奖得主等拔尖人才特质研究的文献 , 批判性思维、创新创造能力、领导力、不怕失败的探索精神、自信心、心理韧性等都是拔尖人才的关键品质 , 应纳入考量范畴;同时 , 对拔尖人才的关注重点也不应仅局限在个体能力上 , 还要包括价值情感维度 , 比如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为人类福祉而奋斗的情怀 , “拔尖 , 不仅在于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 , 还在于拥有强烈的学术兴趣、坚忍不拔的精神 , 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创新的品质 , 以及心怀家国天下的博大情怀 。 ”刘继安说 。
2018年 , 据官方数据披露 , “拔尖计划”共培养本科生9800人 , 已毕业5500余人 。 其中 , 98%的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 , 在基础学科和相关领域继续深造的比例达97%;首批500名“拔尖计划”博士毕业生中 , 40名学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教职 。
2018年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曼丽等人曾对“拔尖计划”的培养与成效进行梳理 。 他们发现 , 从毕业去向来看 , 目前各个学校参与“拔尖计划”的学生 , 在本科毕业之后基本都选择继续学习深造 。 而且“拔尖计划”的学生在本科就学期间参与了大量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 , 说明各校“拔尖计划”的学生在本科期间都实际参与到了科研过程中 , 并且开始成为学术研究和知识创造的生力军 。
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参与科研训练
2018年 , 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 , 正式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
升级版的“拔尖计划” , 进一步拓展范围、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创新模式 。 在学科范围上 , 它增加了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