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个人就业的影响 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与对策

“找工作了吗?你打算什么时候找到它?”
近日,华东某大学毕业班辅导员方每次见到学生都“本能”说出这句话 。
这学期,她每天的“头等大事”就是和学生谈就业 。她班上有60名学生,几乎一半的学生她都谈得很深 。每天通过微信语音电话联系,短则七八分钟,长则半小时 。此外,她经常走进宿舍,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她先“和她聊”生活打开心扉,然后说服她找工作 。有的同学虽然态度好,但会找各种理由打太极;有的同学干脆“失联”,不回短信,不接电话,只能拖延一会儿再劝 。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慢”现象相当普遍,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由于就业率的硬性要求,直接面对学生的辅导员和教师往往成为就业压力传递的终端 。在这场围绕就业的拉锯战中,出现了学生不愁老师的现象,以此来说服就业辅导员和老师“胡说八道”“跑腿” 。
劝就业需要特别讲究方式
“一个班里,总有三五个人找工作 。”在某高职院校工作的90后辅导员刘伟利坦言,虽然大部分学生会积极努力找工作,但每年总会有一些就业观念消极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0% 。“他们总爱找各种说辞,比如等驾照找工作,或者干脆说暂时不打算工作 。”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刘伟利害怕单词会被强调和压制,从而引起他们的反感 。因此,应该特别注意沟通的方式 。从长远来看,他还总结出了一套“就业劝导体系” 。
【疫情对个人就业的影响 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与对策】“在电话里,我通常会先问学生的工作意愿 。如果对方想慢慢找工作,我会提醒他‘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很有价值 。可以利用毕业季找工作,这次不要错过 。”刘伟利回忆,电话那头的回复基本上是“好” 。
这时,刘伟利会进一步询问学生目前的就业意向是什么,包括地点、行业、薪资等方面的考虑 。如果学生回复,刘伟利会跟着补充提问:“你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就业信息的?”
然而收到的回复往往是:“我只是在网上看了一下 。”
刘伟利会耐心继续劝说:“你平时可以去教育部门的就业网站,关注班级群的就业信息和一些求职app,定期关注就业信息发布……”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只有两个字:——“OK” 。
“我一般会先问问自己的意向,然后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资源,以相对软的方式推荐和引导学生就业 。”每次沟通后,刘伟利都会感到无奈 。在他看来,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 。如果学生的就业目标明确,就会慢一些 。“但是那些提问的学生真的很焦虑 。” 。
采访中,很多辅导员和老师反映,他们的压力与学校就业率统计有关 。一方面,教育部门对学校的就业率要求很高,初期就业率需要达到80%-85%,但上报统计数据的截止日期往往定在8月底,造成高校督促学生找工作的现象,这种压力自然传递给辅导员和老师 。另一方面,每年都有相当多的学生参加二战考研 。如果他们没有签订就业协议,也会影响当年的就业率,这些学生也是“重点”和“难点” 。
以安徽合肥某高校毕业班辅导员吕帅为首的班级中,约40%的学生都是先忙着毕业论文,总想着毕业后找工作 。今年3月以来,焦虑一直伴随着他 。每周,吕帅都会给所有的学生打电话,询问他们的求职情况 。一旦一个学生说他正在找工作,他会在一周后询问进展情况 。
在电话里,他试图让自己的语气变得“友好”:“怎么样?你能找到工作吗?你有什么打算?”但很多选择二战考研的同学明确拒绝:不着急,还年轻,考研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考不上再找工作也不晚 。
百般劝说却抵不过同龄人的一句话
根据方的观察,近年来,每年有20%到40%的学生不急于找工作 。导致这些高校毕业生“就业慢”的常见原因包括:部分人考研失败,但不愿意选择继续“二战”;有的人在家学习是为了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也有少数学生单纯逃避就业 。
她分析,一方面受疫情影响,部分学生感受到就业压力,会优先考虑体制内单位,感觉稳定;也有一些学生家庭条件优越,不急着找工作
,想要“缓冲”一段时间 。
家长的态度也是决定学生就业心态的关键因素 。方彩霞在接触中发现,有的家长过于宠溺孩子 。她带的班上有个学生的父亲在沟通时表示,自己女儿尽管大学毕业,但年龄还是太小了,快速进入社会不一定适应,舍不得她出去找工作 。还有的家长认为,现在社会上本科生太多了,和让孩子就业相比,读研、读博把学历提上去了,再找工作才是更好的选择 。
刘伟立记得,他的一位辅导员同事在电话询问学生就业情况时,对方家长夺过电话,用愤怒的语气质问道:“你们学校就一定要求孩子现在就业吗?”
那位辅导员只能无奈地回答:“这个不是强制的,我们只是关心一下学生现状,具体我和您解释……”
在刘伟立看来,家校之间要互相理解,在学生就业的问题上,大家的力往一块使,才能帮助学生端正心态,作出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 。
和家庭相比,同龄群体的影响也不可忽略 。方彩霞观察到,在同宿舍或者是班级的同学之间,会产生互相影响的情况 。有的宿舍,有一位同学奋战考研,另外3人也认真看书,互相比着制订学习计划 。但同一个宿舍里,只要有一个人不想就业,这种情绪会迅速扩散开来,导致其他3人找工作都不积极 。他们的心态就是,反正大家都不急,我也无所谓 。
方彩霞说,辅导员的百般劝说,往往抵不过同龄人之间的一句话 。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不一样,辅导员老师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学生、家长多沟通、换位思考,最终引导他们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不管是就业还是慢就业,每一份经历中的试错、挑战,都是人生财富 。
辩证看待“慢”,“三位一体”促就业
“慢就业”是否就要一棍子打死?对此,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应当辩证地看待 。“对于积极、合理的‘慢’,社会应当给予充分理解和包容,但被动、懒惰的‘慢’,必须引起警觉和反思 。”
王云飞指出,如果学生是充分评估形势之后作出“慢就业”决定,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选择支教、创业等方式,规划人生方向,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学生可以利用这段‘等待期’,学习新的知识,蓄势待发,不仅能提升自身能力,还可以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 。”
对此,刘伟立也观察到,其实一部分慢就业学生的心态是积极的 。“比如,有人想在目前实习的公司体验一段时间,学一点真本领,再决定是否留下来 。应该支持鼓励这部分同学,因为他们有着明确的目标 。”
王云飞认为,如果大学生慢就业的决定是盲目的、草率的,选择各种理由来逃避竞争,“慢就业”就变成了一件坏事 。“这时,家庭、学校需要通过说服、引导工作来解决问题,政府部门和社会则要多多宣传,形成鼓励就业的氛围,使年轻人积极地面对社会、规划生活 。”
在安徽省一所高校负责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李亚呼吁,政府部门还需要从宏观上设计、出台鼓励毕业生积极就业的引导政策 。比如,在考研、考公、考编方面,应重点鼓励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报考,而不是像现行政策下,侧重招聘应届毕业生和毕业后两年内未就业的毕业生 。“虽然这种制度的初衷是解决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却成为影响毕业生积极就业的因素之一 。”
此外,在他看来,辅导员虽然是就业指导的骨干力量,但身兼太多工作,不能把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他们身上,要适当释放压力 。“高校应该将就业指导当成专业性工作看待,加强辅导员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能力培训,要促进市场与高校的对接机制,依托社会上的人力资源机构的力量,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
王云飞也指出,尽管“指导学生就业”属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范畴,在就业波动较大时期,为辅导员减负和松绑是必须的 。为此,学校、院系领导、任课老师都应“全员参与”,帮助毕业生明白就业的意义和掌握求职的方法 。
李亚建议,要努力推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相互联动的就业指导格局 。一是要强化学校教育,通过课程、管理、服务等载体,强化劳动教育和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宏微观就业环境,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二是要强化家庭引导,通过父母传导、家庭熏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就业理念;三是要强化社会服务,要在全社会凝聚职业平等、劳动光荣的价值共识,扭转用人单位“唯学历”“唯帽子”的导向,积极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 。
(应采访对象要求,方彩霞、刘伟立、吕帅、李亚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王磊 王海涵 实习生 韦慧敏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