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干货|在不同数字化转型阶段,应如何进行标准化建设?| erp( 二 )



此刻,财务制度的关注重点,应转为对于共享服务质量的绩效考核,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等方面。因此,制度标准化的适时调整,一方面体现了决策层对于时代变化的敏感性。

另一方面也引导和推动基层财务工作者管理职能的转型,同时也为企业量体裁衣打造自身数字化系统做好了充分的管理需求的铺垫。此时的制度,在非常完善的系统支撑下,已经不再关注准则的要求,而是对工作精益求精的引导规范。




财智干货|在不同数字化转型阶段,应如何进行标准化建设?| erp
文章插图

数据标准化


如果说制度标准化是数字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那么数据标准化就是数字化建设的基石。主数据如果没有进行充分地沉淀与治理,企业数字化的价值就会被大大削弱,积累的海量生产与经营数据就无法对后续工作给予指引。

(一)基础数据标准化

在数字化建设的初期,企业只具备一个个的“孤岛”系统,各业务系统间的数据没有任何集成关系。此时,财务管理最需要明确的就是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科目核算主数据,如科目体系是否足够清晰,核算维度是否足够支撑现有财务分析,科目体系是否具备灵活的扩展性,能否适应公司战略发展方向的新业务板块等。

(二)主数据标准化

在数字化建设的中期,企业在寻求打破数据“孤岛”,打破系统“壁垒”,甚至可能激进的全盘重塑数字化系统应用。此时财务数据标准化,必须及时地纳入整个体系的主数据管理中,并且要打破固有的一切从“科目余额表”查询的思维模式,将科目体系中与业务数据紧密结合的部分,逐渐向业务系统发散。

例如,拥有健全的往来管理平台时,可以将往来单位从科目体系中剔除,转而变成一种受业务模块控制的专项报表。这样的划分,有利于专业数据价值在专业系统的深度挖掘。

在初期积累下来的完整的科目体系数据,将随着业务系统不断完善,向前蔓延,形成客户、供应商内部关联交易、银行等多种业务主数据,与财务科目体系等共同构成财务主数据清单。

(三)数据中台的形成

在数字化建设的成熟期,企业已经有能力将财务主数据与业务主数据进行深度地映射和对接,双方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业财一体化主数据仓库。

此时,整个主数据仓库已经不是简单代表数据的积累与沉淀,更重要的是已经具备形成企业独立的数据中台服务和数据仓库,后续所有接入的应用系统,都必须先进行主数据层面地准入与对接。

而已经沉淀下来的企业主数据,同样可以进行深度的数据价值挖掘与完善,如对客户、供应商信用评级,对银行、账户等统一准入申请管理等。

财务主数据的标准化,是需要长期的主数据管理规划,配合极强的执行力和持续稳定的政策方向指引。准确的主数据和统一的数据准入标准,才能为上层的系统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财智干货|在不同数字化转型阶段,应如何进行标准化建设?| erp
文章插图

应用标准化


通过制度标准化解决了需求的导向问题,通过数据标准化完成了底层数据平台的建设,这两者实际都是为企业应用标准化奠定基础。

(一)不可避免的“孤岛”阶段

初期的应用标准化建设,往往是针对某一部门、某一业务域的专项系统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核算系统、供应链系统、人资系统等完全不一致,应用服务千差万别,各个系统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数据“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