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干货|在不同数字化转型阶段,应如何进行标准化建设?| erp

财智干货|在不同数字化转型阶段,应如何进行标准化建设?| erp
文章插图

当今时代,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成为新的潮流与旋律。各行业财务域管理中,不断引进如AI、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加速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本文结合企业近10年的财务管理与数字化探索经验,从财务数字标准化体系的角度出发,深刻剖析了标准化建设在不同阶段下重要的顶层设计作用,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详细剖析在制度、数据、应用、迭代等四方面的标准化工作特点与重心。

【关键词】: 标准化;自动化;数字化;一体化

财务标准化并非一个新课题。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就有很多相关理论的阐释和论述。例如邹宝良[1]提出关于报销标准化制度的积极作用,从制度与流程的角度强调了标准化的意义。

冯晓纯[2]则提出要进行观念的转变,按照原有的模式记帐、算帐、报帐是不行的,财务人员应解放思想,改变观念,改变工作作风,同时也强调了不同背景下的标准化工作要与时俱进。

而在新时期,也有很多人重视标准化的新内涵,如晏世鸿[3]总结了新形势下,标准化工作应适应数字化发展,数字化技术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的思路。

因此,标准化对于整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尤为关键。根据某大型研究所近10 年的财务建设经验和体会,对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标准化体系进行了深度思考,一个科学的标准化体系应该包含如下内容:制度标准化、数据标准化、应用标准化以及迭代标准化。




财智干货|在不同数字化转型阶段,应如何进行标准化建设?| erp
文章插图

制度标准化


制度是一切工作的准则与前提,在缺乏明确的、先进的制度引导下,其财务标准化、信息化工作都很难落地,或者即便是勉强落地,也很难形成良好的管理闭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如果企业制度标准化的第一枪没有打好,那么会导致后续工作举步维艰。

(一)规则导向型制度

以某所在不同数字化建设阶段的报销制度为例。在企业数字化建设初期,财务核算受技术与时代限制,对于报销业务只能采取线下填单,线下签字,线下传递。在此阶段中,制度应主要针对于报销业务的合理性,报销单的填写规范,流程的签字顺序,单据粘贴的要求甚至是原始凭证粘贴单的样表设计等。此时的制度,是一个针对细节的行为准则。

(二)需求导向型制度

随着企业数字化的不断深化,开始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如商旅平台、网报系统等。此时,财务管理者应及时调整财务制度,在线上填单、审批、记账一体化闭环的情况下,应当弱化并逐步废除线下的流程,将更多的制度用系统逻辑的形式,固化到企业线上报销流程当中。

而制度上的关注重点,也应当从基础数据、基本规则上,转而对员工报销信用、财务核算精度、效率等方面做出补充和完善。如对于违规报销、虚报费用的员工进行内部信用评级等,相应的在其后续报销时,必须进行更严格的报销审核措施。

同时,对于原始凭证的管理、电子档案的普及以及据此引发的审计制度与习惯的变更,都应该充分做好制度层面的调整与规划。此时的制度,更多的是在配合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引入的新理念、新技术两者搭配,共同促进企业管理提升。

(三)服务导向型制度

在更高阶的财务共享与数字化转型深层阶段,所有的报销监控点均能够自由地配置,部署在企业一体化系统上。报销业务此时已经不是一项核算工作,而是形成了一种报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