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优秀增长人的必修课——数据驱动增长( 二 )


对于大部分平台来说都是处于简单分群和复杂分群这两个阶段,需要做千人千面的平台并不多,体量得非常大才行,基本上不是BTA这个级别的巨头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简单分群就真的是很简单,譬如最近3天内购买过的用户/最近3天内没购买过的用户、每月购买频次>3次的用户/每月购买频次≤3次的用户等等,主要的思路就是增加业绩,譬如最近3天内没购买过的用户是不是可以搞一波运营动作,促使用户登录app做复购,每月购买次数≤3次的用户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推荐动作增加购买次数等等。
复杂分群的话一般是多个属性维度和行为维度的组合,譬如年龄、性别、购买次数、购买金额的组合:
漏斗|优秀增长人的必修课——数据驱动增长
文章插图
4个维度可以组合出16个分类来,这就是相对复杂一点的用户分群方式,逻辑是一样的。
当然用户分群越复杂意味着需要投入的运营资源也越复杂,所以不要一味贪图精细化程度高,需要根据业务发展的情况来确定运营的精细化程度,不然分了维度也挑不出合适的人群和资源进行运营。
用户分群之后的话就是去针对性的采取运营策略来增加用户的活跃和转化,譬如针对购买频次不算高的用户可以想策略提高频次,譬如针对流失的用户做一些召回策略。
3. 用户行为轨迹一般来说在一个平台里面主路径是只有一个的,但是会有多个分支路径。
譬如对于一个电商平台来说,平台规划的主路径肯定是:用户进入首页>用户点击首页的商品>用户查看详情>用户点击购买>用户进入订单页>用户点击结算>用户进入支付页>用户完成支付。
分支路径就很多了,譬如从分类类目里面进入详情页,从搜索页进入详情页,从活动页进入详情页,从会员页进入详情页,从订单页进入详情页等等,虽然最终的订单生成和支付路径是一样的,但是入口非常多,这些分支路径也是购买的常用入口。
所以第一步就是去整理出这些最终导向转化的路径,然后分别去看这些路径有哪些环节是可优化的,尽可能的提高流程转化率。
当然优化的顺序是根据流量和可提升空间来进行排序的,效率第一。
针对用户路径的优化我们一般是用行为公式进行优化的,这个的话之前在其他文章里面也提到过:行为=【动力-阻力】×助推+奖励
关于这部分具体可以看《如何用模型驱动的方式提高新用户激活率》,不再赘述。
如何根据数据去做增长的思路我们已经聊过了,那么就再讲一讲如何去衡量增长。
所有的增长都建立在用户规模增长和用户活跃的基础上,所以其实除了看业务指标增长和新增用户增长以外,还需要特别关注一下用户增长指数。
用户增长指数=(用户新增-用户流失)/用户流失,增长指数>1的话就表示用户增长>用户流失,这样的话整个平台就处于健康的状态,当然这个指数越高越好,如果增长指数≤1的话就表示用户在持续流失,基本属于处在死于留存的阶段,所以需要缩小拉新的规模,而把重点放到留存上,这在产品的早期和衰退期都会出现,需要特别重视。
二、最后其实如果你对新用户激活和老用户留存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那么数据驱动增长就不是一个问题,基本上思路都是差不多的。
现阶段市场环境相对恶化和行业发展进入成熟期,获客费用越来越高,所以如何做增长是一个更复杂的命题了。
过去获客可能只要50块,现在可能就需要500块了。飞速高涨的成本就意味着一是需要提升精准获客,二是需要延长用户生命周期,三是需要增加单用户贡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