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中国北斗用自主创新挺起国人脊梁

到今天 , 属于中国人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已经建成并开通一年多 。 在北斗三号工程地面运控系统总师陈金平看来 , 北斗系统运行稳定、服务连续不中断 , 是向全球用户的承诺 , 也是一个底线问题 。
守护这条“底线”的 , 主要是他所在的北京卫星导航中心地面运控系统团队 。
2020年6月23日 , 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 , 标志北斗系统星座部署完成 , 之后转入长期管理模式 。 与火箭发射现场的震撼景象、测控现场的拥抱和掌声相比 , 北斗地面运控系统机房略显平静 。 伴着空调、设备的运转声 , 总师专家如往常一样紧盯荧屏 , 关注着系统的运行状态 。
作为北斗地面运控系统研制建设“国家队” , 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6岁的团队先后承担过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地面运控系统研制建设任务 , 为我国卫星导航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作出重大贡献 。 他们是新时代北斗精神“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最佳写照之一 。
2010年 , 北斗全球系统批准立项 。 在一些人看来 , 北斗二号已经具备了高精度定位导航能力 , 北斗三号不过是多发射几颗卫星 , 扩大服务区域 。 然而 , 系统建设不是简单的迭代更新 。
在总体设计方案评审会上 , 有关北斗导航电文参数解算问题引发争论 , 多数人主张采用与GPS相同的技术体制 , 但陈金平却认为 , 导航通信多业务一体化融合更适合北斗系统 , 拍板之前 , 他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们要走 , 就要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 。 ”
之后 , 他们一次次尝试 , 最终经过6年科研探索 , 建成试验卫星系统 。
陈金平告诉采访人员 , 北斗三号作为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 , 与北斗二号相比有着巨大的历史性跨越——不仅导航服务扩展到全球 , 定位精度也要赶超GPS 。
按照工程总体规划 , 2017年7月要完成初始系统建设 。 当时的现实情况是 , 全球系统研制建设队伍尚未确定 , 没有设备 , 甚至连机房都没有 。 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初始系统需要建设几年 , 而他们要在8个月内实现这一目标 。
起跑即冲锋 , 研制团队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北斗一号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 。
一批批技术人员登岛礁、赴荒漠、上高原 , 有的随船出海数十天 , 有的在高寒山上一住半个月 , 为的就是得到一组组测试数据 。 他们当中 , 有从事北斗事业20多年的专家高工 , 有孩子刚出生的年轻骨干 。 他们在冰天雪地的漠河装站 , 在风起云涌的海上测试 , 风雨兼程只为建成北斗 。
年轻的助理工程师路子洋 , 坐在去往西藏那曲的火车上 , 曾望着山上那句“我不吃苦谁吃苦 , 我不奉献谁奉献”的标语感慨地说:“作为北斗人的责任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 ”
“大家心里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后墙不倒 , 按期建成初始系统 。 ”北斗三号地面运控系统副总师赵金贤说 。
上百次试验之后 , 这支团队首次实现了星地星间数据联合定轨与时间同步 , 首次实现卫星级信号分集融合处理……一个个“首次” , 不断向世界彰显了中国智慧 。
“国外对我们技术封锁 , 怎么办?自己干!”研制团队相关负责人回忆 , 当时整个团队咬紧牙关 , 全力啃下了自主创新这块“硬骨头” 。
如今 , 北斗系统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已提高至100% , 一系列技术瓶颈被相继攻克 。 该负责人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有原子弹 , 现在我们有原子钟 , 北斗因自主创新而挺起了国人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