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阿里腾讯走到了命运转折点?( 三 )


而在阿里、腾讯这个场景里 , 非常完美地符合了这个条件 , 两家是行业里真正数一数二的巨无霸 , 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双寡头 , 天然就有动力有条件去进行垄断合谋 。 ”
安全 , 多少算计假汝之名
事实上 , 安全一词自始至终是腾讯、阿里两大派系分分合合的防御“盾牌” 。
时间拉回2008年 , 阿里以安全为由率先对产生威胁的企业进行屏蔽——首先 , 淘宝拿百度开刀 , 彼时阿里妈妈与淘宝网合并后同百度广告业务产生了直接竞争 , “消费者保护联盟”被推至台前角力百度;其次 , 则是返利网、美丽说、蘑菇街等导购网站相继失宠 , 淘宝为降低对导购网站的依赖 , 相继对这些昔日小弟下了“逐客令” 。
至于阿里与腾讯的战争 , 则始于2013年11月22日 , “阿里系”产品手机淘宝以存在安全漏洞为由 , 关闭从微信跳转到淘宝商品和店铺的通道 , 而腾讯也对其封锁微信、小程序予以反击 , 自此中国互联网最大的两大流量入口自此高筑围墙 。
甚至 , 阿里、腾讯还将资本关系紧密的企业也裹挟其中 , “阿里系”的淘宝、盒马和饿了么隐藏或取消微信支付;“腾讯系”也予以反击 , 腾讯视频、京东、美团等也取消或隐藏了支付宝选项 。
最终 , 双方之间的罅隙覆盖了大半个互联网 , 选择性屏蔽外链几乎变成一种行业共识 , 大家画地为牢、自建围城 , 生态孤岛压力渐显——各家经济体分立 , 用户、数据、基础设施割裂 , 创新机制遭受抑制 。
此前 , 互联网实验室方兴东等人撰写的《中国IT业20年反垄断历程和特征研究》就指出 , “阿里腾讯通过建立生态圈、制定规则 , 掌握了绝对话语权 , 对舆论有明显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 还基于自身强大的服务生态和资本优势形成派系力量 。 ”
这种派系力量有多强大呢?《新财富》在相关文章中总结道:
“通过近年5000亿-6000亿元规模的投资并购 , 腾讯与阿里巴巴分别构筑了10万亿市值的生态圈 , 5年间膨胀了10倍 。
相比之下 , 上海市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8万亿元;深圳300余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1万亿元;A股总市值10万亿美元 。
腾讯与阿里的资本能量 , 甚至能与一座一线城市比肩 。 ”
鉴于此 , 阿里腾讯持续通过并购细分领域潜在威胁的对手 , 一再提高相关市场集中度——表面看 , 互联网产业不乏蓝海 , 一旦进入深水区才明白早已红海一片:阿里腾讯要做互联网金融、搞物流网络、要构建生态系统 , 互联网金融、物流公司、中小企业就节衣缩食艰难求生 。
即便如此 , 阿里和腾讯不断修建护城河的同时 , 也在相互觊觎彼此的基本盘 。
腾讯方面 , 微信广告投放端悄然接入有赞小程序就曾被市场解读成“迂回地蚕食电商市场 , 最终走向阿里的战场” 。
毕竟 , 在此之前微信已成为淘系在内各大品牌卖家高度依赖的获客渠道——阿里官方在2020年8月发布的“关于淘宝的8个冷知识”微博中提到 , “淘宝每天生成一亿个淘口令” ,并配以微信界面截图称“‘来个链接’已经成为闺蜜群里的社交方式” 。
阿里方面 , 马云力推来往、支付宝圈子也被外界解读为“阿里社交之心不死” , 而错过社交电商风口的阿里 , 代价就是只能眼睁睁看着拼多多长成庞然大物——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 , 阿里中国零售市场年活跃买家为8.28亿 , 环比增加1700万 。 相比之下 , 拼多多的年活跃买家为8.499亿 , 环比增加2600万 , 均高于阿里 。
对此 , 西南证券的研报如此形容腾讯和阿里两家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