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买保险 不该是开盲盒

年轻人买保险 不该是开盲盒
文章图片
2022年11月 , 第三方互联网保险代理平台蚂蚁保的“金选”年度服务报告显示 , 今年其新增投保用户中 , 四成是90后 , 而80、90、00后加在一起则超过了八成 , 成为了主力 。
这其中就包括了研究生刚毕业半年的张恒 , 25岁的他刚踏上社会 , 就购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保险 。
突然有买保险的想法 , 源于他十月底看到的一条热搜:#95后小伙患白血病2年理赔88次# 。 同龄人的遭遇让他有所触动 , 自己虽年轻 , 但还没什么积蓄 , 万一有个闪失 , 家里毫无招架之力 , 用保险来给自己兜个底比较现实 , 也在自己的消费能力之内 。
年轻人买保险 不该是开盲盒
文章图片
但保险该怎么买 , 却难住他了 。 略有社恐的他并不想去线下网点买 , “和保险经纪人沟通 , 如果最后啥也不买 , 自己会有压力” , 但如果“去网上买 , 五花八门的保险产品 , 就像开盲盒 。 ”
在朋友的推荐下 , 他最终在支付宝购买了热搜同款医疗险 , “买完好像觉得确实更有安全感了 。 ”
在互联网上买保险的年轻人
“年轻人越来越注重保障了 。 ”在太平人寿互联网渠道负责人宋堃眼里 , 储蓄习惯和保障意识的提升 , 是年轻人开始拥抱保险的最大原因 。
“互联网渠道售卖的保险 , 起投金额可以是100元、200元 , 还能按月交保费 , 更适合抱着‘试手’心态购买的年轻人们 。 ”太平人寿的产品接入蚂蚁保平台后 , 宋堃也有了更多的观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 , 年轻人在购买保险产品和其他金融产品的时候 , 互联网渠道往往会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 ”
但硬币也有两面 , 保险作为专业门槛高的金融产品 , 保险公司将产品放到互联网渠道销售时 , 也产生了“隐形”的门槛:用户看不懂产品条款、不知道该买啥、买错后不能赔……与线下保险经纪人的人工服务相比 , 线上投保每个流程都需要自己研究 , 没有经纪人一对一的咨询服务 , 抬高了用户的理解和决策门槛 。
如何帮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双方降低这种专业门槛?作为一个互联网保险代理平台 , 蚂蚁保的团队萌生了做“金选”保险服务的想法:从全市场千款产品中把产品力最好的那批保险产品挑出来 , 降低选择门槛 , 让消费者能看清楚、买明白 。
“年轻人买保险应该明明白白的 , 不该像买盲盒一样 。 ”蚂蚁保产品部负责人梁越平说 。 看似简单的问题 , 背后却异常困难:如何制定出一套适用于所有保险产品的评测方法 , 又如何让消费者和合作保司都信服、认可这套挑选的方法?
适合你的保险 , 应该长啥样?
在大众消费者眼中 , 怎样才算是一款好的保险产品?此前没有公认的标准可做参考 。
梁越平团队的张放是精算师出身 , 生活上喜欢读金庸小说 , 脑海中天马行空 , 但工作上却非常严谨 , 他推崇如瑞士手表一般的精细化、严丝合缝般操作 , “刚接到这个‘金选’项目感觉有点‘不靠谱’ , 因为很难做到 。 ”
在过去 , 保险的精选业务主要是一些保险经纪人、自媒体做一些产品测评 , 针对的是有限数量的同类产品 。 但这种评测要在一个平台上大规模应用 , 还尚无先例 。
“能不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能不能获得保司的认同?”这些压力让张放如履薄冰 , 在半年的时间里经常失眠 。 过去判断一款保险产品是不是足够优秀 , 主要来自专家们的经验和感觉 , 把这种专业经验梳理成量化、体系化的评测方法 , 是梁越平团队解这道题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