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鹏|沈南鹏对话DST创始人:元宇宙平台只能由科技巨头创建

沈南鹏|沈南鹏对话DST创始人:元宇宙平台只能由科技巨头创建

文章图片

沈南鹏|沈南鹏对话DST创始人:元宇宙平台只能由科技巨头创建

文章图片


作者 | 竺晶莹
题图 | 红杉中国
人人都在热议元宇宙 , 但哪些公司有实力在元宇宙世界抢占先机?全球科技企业市值屡创新高 , 初创企业凭什么挑战资金流庞大的行业巨头?二维的Zoom视频能在十年后变成三维吗?初创企业在取得成功以后又如何持续创新呢?
近日 ,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与微软董事长兼CEO 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DST Global创始人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同台对话 , 为大家解答了以上这些问题 。
这场红杉数字科技全球领袖峰会于11月19日在上海举行 , 议题囊括智能出行、企业服务、智能硬件、半导体、碳中和、量子科技等多个前沿领域 。 与会者除了Satya Nadella、Yuri Milner , 还有Zoom创始人袁征 ,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 ,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 , 中科院院士潘建伟等 。
硬核数字科技议题的讨论背后 , 不难发现 , 红杉长期热衷于这些领域的投资 。 红杉中国的投资组合中 , 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医疗健康等深科技、硬科技领域 , 已经超过80% 。
谁能在元宇宙中抢占先机?
作为DST创始人及CEO , 俄裔投资人Yuri Milner曾因投资Facebook在硅谷一战成名 。 DST长期专注于互联网企业 , 发展出了一套不同于传统VC的投资路径——他们通常争取在公司上市前1-2年投资 , 并且上市后会持股很长一段时间;也不对公司做过多控制 , 投后不加入公司董事会 。 李开复总结过 , DST只投资他们认为会爆发性成长的方向(例如e-commerce、social、O2O) , 非常在乎创业者是否有能力塑造、经营下一个巨大的公司 。
沈南鹏和Yuri Milner作为圈中好友 , 在对话中回顾了过去十年里全球科技企业的发展 , 探讨了未来初创企业的机会 。 Yuri Milner表示 , 在他刚开始做投资时 , 全球技术类企业的市值加起来只有一万亿美元 , 现在已经是十万亿 , 实现了十倍的总市值提升 。
Yuri Milner观察到 , 第一 , 市场上更多的价值进入到了新生企业 , 还有一些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受益 , 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 在西方市场 , 有70%的技术价值来自那些从创立之初就在做技术类服务的企业 。 而在中国 , 这个比例更高 , 90%的技术价值由初创期的纯技术企业创造 。
第二 , 过去十年中 , 大概有2/3的市场价值由美国企业创造 , 另有25%出自中国企业 。 中国取得了蓬勃发展 , 已经成为了数字时代的大国 。
第三 , 市场上的价值一半来自非常成功的上市企业 , 比如腾讯、谷歌;而另一半则是由初创企业以及未上市的企业创造出来的 。 这样的比例可能还会持续 , 因此 , 现在仍然是初创企业的好时代 。
另外 , Yuri Milner提醒创业者 , 在过去20年间 , 头部的5家技术企业 , 占了60%的市值 , 接下来的15家是20%的占比 , 剩下的企业占了20%的市值 , 所以是6:2:2的比例 , 这样的金字塔还是非常稳定的 。 整个体量在变化 , 但是金字塔的形态没有变化 , 这对创业者意味着什么?如果想要获取大部分的价值 , 那么公司就要做大 , 如果你很长时间都无法做大的话 , 那可能只是在金字塔的底端做一个小企业 。 所以要尽可能快速做大 , 才能更快获取到顶部的更大价值 。
然而 , 小公司资源少 , 如何去挑战那些有几十亿现金储备的行业巨头?这才是很多创业者的疑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