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雀巢水土不服( 二 )


在中国,雀巢水土不服
文章图片
雀巢旗下那些享誉国际的速溶咖啡、冰激凌、糖果品牌 , 在国外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 依然有市场 。 但收购的中国品牌如银鹭花生牛奶、八宝粥却只有短短几年的辉煌就过去了 。
雀巢不甘心 , 为迎合高端、“国风”、养生风潮做了新品粥 , 还植入热播剧《知否知否》 , 想再度翻红 。 但结果却无济于事 。
“杀死方便面的不是方便面” 。 中国消费市场的飞速变化 , 外卖的便捷实惠、网红小吃的层出不穷 , 让八宝粥已经成了消费的过去式 。 但这样的变化 , 雀巢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没有经历过 。
中国糖果消费结构在转变 , 健康、品质成全球糖果市场主导 , 巧克力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硬糖 。 散装、不擅长巧克力品类的徐福记被边缘化了 。
另外中国本土新锐竞争者的战斗力之高 , 雀巢始料未及 。 本土同类品牌瞄准年轻一代 , 利用电商渠道直达用户 , 外加相对较低的售价形成的吸引力 , 以及新生代对国外品牌的信仰程度不高的有利市场环境 , 开始强势崛起 。
产品品类丰富的雀巢 , 在中国市场受到本土品牌的全方位阻击 。
以雀巢的咖啡为例 , 近年咖啡已经成为95后重度消费的品项 。 处于中部地带的雀巢 , 在高端市场敌不过星巴克 , 在冲调和即饮咖啡板块又被中小企业抢走了份额 。 东莞销毁接近质保期的咖啡存货 , 就是雀巢市场份额被挤压的表现 。
如果说雀巢的失意有中国市场高速发展带来的影响 , 那更值得关注的或许是雀巢自身的问题 。
对于市场的错误判断 , 是雀巢屡屡失败的开端 。 长年不变 , 依赖分销商的销售体系 , 使得雀巢对于市场变化的感知度变慢 , 丧失了灵敏的嗅觉 。
雀巢、宝洁等快消品公司早年都通过这种方式管理渠道 , 不但能减少分销成本 , 经销商“先款后货”的方式 , 还让公司有好看的现金流 。 但10多年前 , 宝洁、联合利华意识到了用户消费数据的重要性 , 开始直供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 , 以掌握第一手的终端数据 , 只把小型的销售渠道交由经销商打理 。 雀巢并没有跟进这场变革 , 因为这会让财务报表不那么好看 。
雀巢是一家“财务型”公司 , 每一任CEO都需要好看的财务报表 。 雀巢大到每一个战略布局 , 小到每一个新品上市 , 都会详细核算财务回报和利润空间 。 这种做法在成熟市场非常好用 , 但在新品牌层出不穷且善于打价格战、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较低的中国市场 , 却显得非常被动 。
被收购后 , 银鹭和徐福记在营销上的自主性被削弱了 。 雀巢除了将其IT系统、供应链对接过来 , 还统一按照雀巢的生产流程、质量标准进行管理 , 并派驻品牌管理人员 , 按照雀巢标准进行费用管理 。 没有试错空间 , 雀巢繁杂的管理流程 , 让创新性和活力被抑制 , 银鹭和徐福记慢慢在市场上变得边缘 。
雀巢的销售体系也在抹杀着它成长的可能性 。 雀巢公司内部并非没有新型销售体系 , 如其奶粉品类的“扛把子”——惠氏 , 就是一套独立的销售模式 。 雀巢认识到了这个美国品牌的进取性 , 所以没有将它并入原有的销售体系 , 让它直接向全球总部汇报 , 保持独立性 。 甚至跟自己的雀巢奶粉也保持竞争关系 , 一般员工也不允许往对方公司打电话 。
这一举动让惠氏从全球奶粉业的第四攀升至第一 , 但雀巢并没有因此对自己的瑞士销售模式有所调整 。 被雀巢收购的一些优秀的国际品牌被赋予了独立性 , 但大部分的品牌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 雀巢中国大部分的品牌如速溶咖啡、麦片、糖果、宠物食品等都划归给一支销售队伍 。 为了更高的销售业绩和最高的奖金 , 销售团队自然不会发力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