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未老先衰,微软凭什么老当益壮?( 二 )


在说明为什么兼具确定性与成长性之前 , 长桥海豚君现在这里普及一个看真正的云业务公司必须要涉及三个基本概念:商业模式升级、递延收入、合约余额 。
1)商业模式升级:
这里我们以Office为例 , 通常我们用传统本地部署的Office , 买一个套件 , 一次性付费 , 安装之后打开的Office文件是存在自己的电脑上的本地部署文件 。
而订阅Office365则相当于买一个按年或者按季付费的账号 , 可以跨设备(PC、移动)、跨系统(Windows、Mac) , 跟登陆一个网页一样登陆Office来办公 。
从付费模式上 , 从一次性类似买产品的付费逻辑 , 转为了买服务的持续订阅付费模式 , 由于这个Office是完全的线上存储、运算等 , 所以是需要远程的存储与计算等硬件 , 这个订阅付费其实除了购买传统Office服务之外 , 还相当于购买了云端存储和计算 。
由于Office刚需、通用、超高粘性 , 加上云端Office带来了协同办公的便利 , 当员工已经用习惯了Office , 微软要在企业中推广 , 企业主动被动只有接受的份儿 。 这种超高客户留存率、近乎永久付费的生意 , 相比与之前每次产品升级时带来的收入 , 是明确的商业模式升级 。
2)递延收入、合约余额:也由于这种生意是订阅/基于实际使用量付费 , 与高续约率 , 容易产生几个特有的经营指标:递延收入、合约余额、新签订单金额等 。
仍然以Office365为例:用户订阅付费通常一买会买一年的会员 , 但是收入的确认确实按时间来确认了 , 当季只能确认当季收入 , 那用户已经付了钱 , 但微软没有确认的收入就成了公司的“递延收入” 。
另外 , 对于使用Azure这种PaaS服务的客户来说 , 已经把自己的架构放在了Azure上 , 要换很难 , 所以用了一两年之后 , 索性签一个超长的合同 , 这样做主要是可以拿到更划算的单价 , 比如说五年 , 然后先付一年的钱 , 或者是直接使用了多少付钱多少 。
与客户签订单时候的合同金额就是微软的合同金额 , 当季已经消耗掉的合同金额就进入了收入 , 而待消耗的就是剩余金额 , 也就是“合约余额” 。 而合约余额中 , 客户已经提前付款的那部分依然是递延收入(国内称合约负债) 。
所以 , 用公式来简化 , 大致长这样:
合约余额=已收款未消耗掉的递延收入+未收款未消耗掉的剩余合同金额期初合约余额+新签合同金额=收入+期末合约余额
而由于客户迁移难 , 这里的合同金额与递延收入其实代表就是未来收入的确定性 。 通过观察这些指标 , 就可以看到微软未来收入有多确定 , 开始上干货:3)那么微软的年金性收入到底是个啥?海豚君上文说了 , 微软的核心故事是捕捉企业云端化的机会 , 也就是toB云的收入 。 而在微软企业云收入中 , 绝大多数的收入都是从一年以上订单中转化而来 。
到9月底截至的2022财年第一季度 , 微软的toB云收入构成中 , 一年与一年以上订单转化来的当季消耗收入占比已经达到了95%以上 , 当季订单当季确认收入的占比已经越来越少 。
来源:公司财报 , 长桥海豚投研整理
4)收入预期的确定性如何判断?我们知道了微软的收入 , 绝大多数都来自来自于 , 而年单会产生合约余额和递延收入这两个概念 , 那我们就来观察这两个指标:
先看递延收入 , 一般出现在年会员收费(Subscription-basedpayment) , 用户直接付了全年的会员 , 对微软而言 , 才会有递延收入 。 生产力与流程中 , 主要是Office、Dynamics;智慧云中主要是Azure中按年收费的订阅付费性服务;个人计算主要是微软toC业务 , 比如Xbox带来的游戏订阅会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