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营收319亿!人们不看好的百度三季度业绩却超预期!竟然不靠广告了?( 三 )



“Apollo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 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 , 并加快向电动汽车的转型 。 ”
然而 , 对于Apollo的盈利和成本预期 , 百度都选择低调处理 。
价值研究所认为 , 这一行为 , 本身就说明百度的态度:Apollo要摆脱烧钱状态 , 甚至成功盈利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无人车、智能驾驶的商业化探索 , 对Apollo的all in , 对百度来说仍是一步险棋 。

(图片来自百度Apollo官网)
All in无人车仍是一步险棋毫无疑问 , Apollo , 或者说无人驾驶/智能驾驶的未来 , 都是备受关注的 。
根据Statista提供的数据 , 2021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预计为273亿美元 , 且将在未来几年保持稳定增长 , 在2026年达到594亿美元的高位 。
从技术成长周期来看 , 过去10年无人驾驶汽车行业专利申请人数和专利申请量均呈增长状态 , 意味着整个行业处于成长期 , 在技术上仍需继续摸索和持续的投入 。
但问题是 , 这个摸索期的投入实在是太大了 。
今年三季度 , 百度研发投入达62亿 , 同比增长35% 。 这些钱当然不是全部用来搞无人车 , 但谁都知道 , Apollo必然比昆仑AI芯片、百度ERNIE等更加烧钱 。
纵向比较的话 , 百度今年前两个季度的研发投入分别为51亿和63亿 。 虽然三季度实际支出环比略有回落 , 但费用率依然维持在惊人的19% 。
19%有多高?我们可以做个横向对比:

根据欧盟委员会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 , 谷歌、微软、三星、大众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5%、13.3%、7.2%和5.7% 。
也就是说 , 百度和一众国际互联网巨擘 , 还有汽车工业巨头大众相比 , 研发费用率都处于领先 。

需要注意的是 , 在亲自下场造车之后 , 百度今后的投入还有上升的可能 。
今年3月份 , 百度和吉利共同出资组建的集度汽车正式成立 , 随后各项业务都开始疯狂加速:6月展出油泥模型、8月开启风洞测试、9月模拟样车上路……
据媒体报道 , 由前菲亚特克莱斯勒亚太区智能车联事业部负责人夏一平掌舵的集度研发团队 , 超过600人 。 如此庞大的队伍 , 加上各种测试、材料、生产线的搭建 , 所需费用可以想象 。
持续的投入不可怕 , 百度真正关心的是它投入之后的效果 。
那么效果从哪看?分两部分 。
第一部分 , 要看百度是否在一众同行中取得领先优势 。
价值研究所在此前的文章中分析过 , 百度在无人驾驶领域技术优势还是相当明显 。
最直观的是两组数据:
  • 截止2020年年底 , 百度Apollo在过去7年间成功申请的汽车科技相关专利数超过2900项 , 囊括自动驾驶、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搜索和智能推荐等关键领域 。
  • 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和工信部联合发布的《2020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 , 百度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9364件和2682件 , 连续3年蝉联第一 。
从这个角度讲 , 百度的持续投入无疑收到了回报 。

(图片来自百度Apollo官网)
但别忘了还要看第二部分:无人驾驶距离商业化落地还需要多少时间 。
百度为Apollo商业化落地进行了许多尝试 , 包括在2022北京冬奥会场地首钢园进行无人车常态化商业运营、为主机厂商提供Apollo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以及亲自下场造车等 。
但从市场反应来看 , 中国距离无人驾驶全面商业化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根据JD Power进行的中国消费者对无人驾驶汽车购买意愿调查中 , 意愿极高的受访者占比仅有1% , 表示愿意购买的也只有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