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速运|即时配送赛道角逐战打响!顺丰同城能否突出重围?

顺丰速运|即时配送赛道角逐战打响!顺丰同城能否突出重围?


顺丰旗下又一颗新棋子即将上市 。
国内最大的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顺丰同城在14日通过了港交所聆讯 , 美银证券和中金公司为其主承销商 。
据天眼查显示 , 顺丰同城一共获得4轮融资 , 最新一轮估值已超90亿元 , 投资方包括了顺丰控股、喜玛拉雅资本、中信资本、趵朴投资等超17家机构 。
作为顺丰控股旗下的新业务之一 , 顺丰同城业务自2016年推出后 , 持续保持业务高速增长 。 到2019年独立运营 , 再到2021年以“一哥”之姿冲击上市 , 短短五年间顺丰同城在群雄环伺中成功实现“三连跳” , 展现出极强的爆发力 , 并以自身成长经历证明即时配送行业是门好生意 。
公司目前已经形成涵盖餐饮、商超、生鲜、服装、医药、3C 数码、办公急件等全场景的配送体系 , 截至2021年5月31日 , 公司累计服务2000名品牌客户和超过 53 万商家和 1.261亿个人用户 , 注册骑手数目超过280万名 ,2020年合作品牌数同比增长超300% , 全国服务网络覆盖已超过1000个市县 。
2021年初 ,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发布的“2020即时配送综合排名TOP10”榜单显示 , 顺丰同城急送位列第三 , 且为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的第一名 。
从订单数量看 , 顺丰同城的年订单总数由2018年7980万笔增至2019年2.11亿笔 , 在2020年增至7.6亿笔 , 复合年增长率为208.7% 。
即时配送行业深耕本地消费市场 。 艾瑞报告显示 , 中国本地消费市场的交易价值快速增长 , 2020年交易价值达23.8万亿元 , 有望于2025年达36.5万亿元 。
经营数据上 , 顺丰同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收入分别为9.93亿元、21.07亿元和48.43亿元 。 与此同时 ,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营业成本分别为12.25亿元、24.43亿元和50.32亿元 , 使得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年内亏损总额分别为3.28亿元、4.7亿元和7.58亿元 。
不过 , 顺丰同城在招股书中表示 , 公司的毛损率已由2018年的23.3%收窄至3.9% , 2021年前五月进一步收窄至0.9% , 已接近于实现打平或实现毛利润 , 主要是由于每笔订单的平均履约成本在下降 , 即平均每个骑手相关的外包成本和福利费用等在下降 。
即时配送起于外卖 , 随后逐步延展至全品类到家配送 , 随着微距电商时代来临 , 即时配送网络已成为同城零售的基础设施 。 在过去的10年里 , 同城配送竞争激烈 , 大量玩家退场 , 亦有包括顺丰、通达系等实力雄厚的新玩家进场 , 市场格局不断变化 , 此次顺丰同城业务独立上市后 , 又将给整个行业带来怎样的新变量?
随着消费升级和新零售的崛起 , “懒人经济”和“快节奏经济”迅速发展 , 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 消费者对配送的时效性和便捷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即时配送应运而生 。
中国即时配送市场目前已是近万亿市场的规模 , 可以容纳更多的选手参与市场竞争 。 纵观整个快递物流业 , 顺丰无疑是最早的玩家 , 但若聚焦于同城配送领域 , 似乎也只能算一名新手 。
诸如达达、美团、饿了么、蜂鸟、闪送等都早已先入为主 , 京东也在近期宣布联合达达推出“小时购”业务来进一步扩展即时配送市场 。 顺丰的切入无疑会挑动这些巨头的神经 , 难免成为新的“围剿”对象 。
同城配送市场的用户增速是逐年上升 , 自然大家看好这一赛道不足为奇 , 但对于基本稳定的竞争格局 , 顺丰同城能够撼动吗?
疫情之下 , 即时配送获得了新一轮增长 , 市场更为火热 , 虽能为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 但也带来更多的强劲对手 , 作为原有的垂直玩家顺丰同城虽有一定的地位 , 但在市场占有率上并没有激起太多水花 , 而此时冲击港交所也意味着将面临更多目光的审视 。